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勇冠三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勇冠三軍漢語成語。拼音yǒng guàn sān jūn,意思是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出處《答蘇武書》。

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補語、賓語;形容人的英勇

示例 巴頓將軍,勇冠三軍;決戰納粹,屢建功勳。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 《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顏良、文丑勇冠三軍;其餘高覽、張郃、淳于瓊等俱世之名將。——何謂紹為無用之人乎? 明 施耐庵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若少遲緩,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王輔臣勇冠三軍,所向不當,號曰馬鷂子……八王子以輔臣為蝦,隨入都。[1]

皮皮文章

成語解釋

冠:位居第一;三軍:軍隊的統稱。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

成語出處

漢·李陵《答蘇武書》:「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