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化境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漢字是用於記錄漢語,進行書面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書法藝術[2]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着許許多多的文化內涵。

目錄

名詞解釋

指最佳的藝術境界。「化境」是中國古代文藝批評中的重要命題,與「化」「化工」等具有相似內涵。莊子(前369 ?—前286)《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是化境理論的源頭。已臻化境的作品,呈現出物我兩忘、人天合一的審美情態,無論詩畫,皆渾涵天然,無雕琢斧鑿之痕跡。化境生髮的機制,是創作者自身的修養積累、心靈體悟與藝術技巧,已到極高境界,然後筆隨意動,機緣巧合,方能達成,其效果恍若天工,無法勉強得到。

引例1

不知變主格,化主境,格易見,境難窺。變則標奇越險,不主故常;化則神動天隨,從心所欲。如五言詠物諸篇,七言拗體諸作,所謂變也。宋以後諸人競相師襲者是,然化境殊不在此。 (胡應麟《詩藪》內編五) (人們不知道「變」主要體現為「格」,「化」主要體現為「境」,「格」 容易看出來,「境」難以窺見。「變」就是標榜奇特險怪,不主張故舊平常;「化」就是神氣自然動而天性隨之,可以隨心所欲。如杜甫的五言詠物、七言拗體等作品,是「變」的體現。宋代以後的人爭着效法學習,然而杜詩的化境根本不在這些方面。)

引例2

詩家化境,如風雨馳驟,鬼神出沒,滿眼空幻,滿耳飄忽,突然而來,倏然而去,不得以字句詮,不可以跡相求。 (賀貽孫《詩筏》) (詩的化境,如同暴風雨忽然來到,鬼神出現隱沒,滿眼看到的都是空虛幻影,滿耳聽到的都是飄忽不定的聲音,突然而來,倏然消失,無法解釋它的字句,無法探求它的行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