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史·張普惠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史·張普惠傳出自《北史》,史書是是匯合併刪節記載北朝歷史的《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而編成的紀傳體史書,共一百卷。記述從北魏登國元年到隋義寧二年(618)的歷史。[1]

原文

張普惠,字洪賑,常山九門人也。身長八尺,容貌魁偉,精於《三禮》,兼善《春秋》百家之說。任城王澄重其學業,為其聲價。澄功衰在身,欲七月七日集文武北園馬射。普惠奏記于澄,澄意納其言,託辭自罷。歷佐二藩,甚有聲譽。時太后父胡國珍薨,贈太上秦公。普惠以前世後父無太上之號,詣闕上疏,陳其不可。左右畏懼,莫敢為通。太后覽表,親至國珍宅,召集五品以上博議其事。普惠以理正之,無所屈。初,普惠被召,傳詔馳驊騮馬來,甚迅速,佇立催去。普惠諸子憂怖涕泗。

普惠謂曰:「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復何恨。」及議罷,旨勞還宅,親故賀其幸甚。普惠以天下人調,幅度長廣,尚書計奏,復征綿麻,恐人不堪命。上疏又表乞朝直之日,時聽奉見。自此之後,月一陛見。及任城王澄薨,普惠荷其恩待,朔望奔赴,至於禫除,雖寒暑風雨,無不必至。初,澄嘉賞普惠,臨薨啟為尚書右丞。尚書諸郎以普惠地寒,不應便居管轄,相與為約,並欲不放上省,紛紜多日乃息。魏子建為益州刺史,有贓罪,普惠被使驗之,事遂得釋,故子建父子甚德之。時梁西豐侯正德詐稱降款朝廷頗事當迎普惠請付揚州移還蕭氏不從俄而正德果逃還後除光祿大夫右丞如故。出除東豫州刺史。淮南九戍十三郡,猶因梁前弊,別郡異縣之人錯雜居止。普惠乃依次括比[注],省減郡縣,上表陳狀,詔許之。宰守因此,綰攝有方,奸盜不起,人以為便。普惠不營財業,好有進舉,敦於故舊。冀州人侯堅固少時與其遊學,早終。其子長瑜,普惠每於四時請祿,無不減贍,給其衣食。在州卒,諡曰宣恭。

譯文

張普惠,字洪賑,常山九門人。身高八尺,相貌魁偉,對《三禮》十分精通,還擅長《春秋》和諸子百家的學說。任城王澄敬重他的學問,幫助他提高名聲和社會地位。王澄有喪服在身,卻想在七月七日召集文武大臣到北園騎馬射箭。張普惠奏勸王澄,王澄從心裡接受了他的建議,找藉口停止了這件事。張普惠輔佐過兩任藩王,非常有聲譽。當時太后的父親胡國珍去世,被追贈為太上秦公。張普惠認為前朝太后的父親沒有「太上」的稱號,於是到朝廷上疏,陳述這樣做不可行,侍從都十分畏懼害怕,不敢為他通報。

太后閱覽了他的表章後,親自來到胡國珍的宅院,召集五品以上官員廣泛地討論這件事。張普惠仍按理糾正,無所屈服。之前,張普惠被太后召見,傳達詔書的人騎着快馬馳來,速度非常快,並站着催促張普惠離開家裡。張普惠的幾個兒子都嚇得流眼淚。張普惠對他們說:「人總有一死,但要死得其所,又有什麼可遺憾的呢?」等到群臣們議論完畢,朝廷下旨慰勞他,並命他回家,親友故交都慶賀他的幸運。張普惠認為向天下百姓徵收的布帛絲絹,幅度太寬數量又大,尚書計議後上奏皇帝,再向全國徵收綿和麻,張普惠擔心百姓將不堪重負。於是上疏朝廷。又上表請求在朝廷當值時,允許隨時進見皇帝。從此以後,每月一次朝見。等到任城王澄去世,張普惠因受他的恩遇,初一和十五一定去祭奠,一直到除去喪服,不管是寒冬盛暑,颳風下雨,張普惠必定趕到。

當初,王澄嘉獎並欣賞張普惠,臨終前又奏請朝廷任命張普惠為尚書右丞。尚書省的官員們認為張普惠出身寒微,不應立即擔任尚書右丞的官職。他們互相聯絡,想一起阻止他上任,這種反對經過很多天才停止。魏子建任益州刺史,犯有貪污受賄罪,張普惠作為使者前往調查此事,事情最終得以解決,因此魏子建父子都十分感激他。當時,南梁西豐侯蕭正德詐稱投降,朝廷準備迎接他。張普惠請求朝廷將蕭正德送到揚州,再移交給南梁蕭氏,朝廷不同意。不久,蕭正德果然又叛魏回到南梁。後來,朝廷任張普惠為光祿大夫,右丞的職務仍然不變。出任東豫州刺史。

淮南有九個邊防區域、十三個郡,因南梁過去遺留下的積弊,同郡縣的人錯雜混居。於是張普惠一一查驗登記戶籍,撤銷一些郡縣,上表奏報,朝廷下詔批准。地方官根據他的意見,治理有方,盜賊消失,百姓都安居樂業。張普惠不喜歡經營家產,好舉薦人才,故交舊友忠誠淳厚。冀州人侯堅固少年時與他一同求學,很早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叫侯長瑜,張普惠每年四季得到俸祿,沒有不節省自己的開支給他衣服和食物的。張普惠在豫州去世,諡號宣恭。[2]

作者簡介

李延壽,唐代史學家,相州(今河南安陽)人。貞觀年間,做過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後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璽郎,兼修國史。李延壽曾參加過官修的《隋書》、《五代史志》(即《經籍志》)、《晉書》及當朝國史的修撰。《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