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史·王羆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史·王羆傳出自《北史》,史書是是匯合併刪節記載北朝歷史的《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而編成的紀傳體史書,共一百卷。記述從北魏登國元年到隋義寧二年(618)的歷史。[1]

原文

王羆,字熊羆,京兆霸城人。羆質直木強,處物平當,州閭敬憚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將軍,稍遷雍州別駕,清廉疾惡,勵精公事。先是南岐、東益氐羌反叛,乃拜羆冠軍將軍,鎮涼州,討平諸賊。還,授西河內使,辭不拜。時人謂曰:「西河大邦,奉祿優厚,何為致辭?」羆曰:「京洛材木,盡出西河,朝貴營地並第宅者,皆有求假,如其私辦,即力所不堪,若科發人間,又違憲法,以此致辭耳。」粱復遣曹義宗圍荊州,堰水灌城,不沒者數版。時既內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遺羆鐵券,雲城全當授本州刺史。

城中糧盡,羆乃煮粥與將士均分食之。每出戰,常不擐甲冑,屢經戰陣,亦不被傷。彌歷三年,義宗方退,齊神武率軍進潼關,人懷危懼,羆勸勱交士,眾心乃安。嘗修城未畢,梯在城外。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東宵濟襲羆,羆不覺。比曉,軌眾已乘梯人城。羆尚臥未起,聞閣外洶洶有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 出,謂曰:「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逐至東門,左右稍集,合戰破之。嘗有台使至,羆為設食,使乃裂去薄餅緣。羆曰耕種收穫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爾之選擇當是未飢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慚。又客與羆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羆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每至享會,自秤量酒肉, 分給將士。時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羆舉動率情,不為巧詐,凡所經處,雖無當時功跡,咸去乃見思。羆安於貧素,不營生業,身死之日,家貧甚罄,當時伏其清潔。卒於官,贈太尉、都尉、相冀等十州刺史,諡曰忠。

譯文

王羆字熊羆,是京兆霸城人。 王羆剛直倔強,處事公平,州郡人對他又敬又怕。魏太和年間,被任命為殿中將軍,不久升為雍州別駕,他為人清正廉潔,疾惡如仇,勤於公事。在此之前,南岐、東益之地的氐羌人反叛,就授命王羆為冠軍將軍,鎮守梁州,討伐並平定了叛賊。歸來,朝廷封他為西河內史,他沒有接受。當時有人對他說:「西和地域遼闊,俸祿優厚,你為什麼辭去這個職務?」他答道:「京城洛陽建築需要的木材,都是西河出產,朝廷的顯貴政要們營造府第,都必須有求必應。如果私下辦理,則人力物力都負擔不起;如果向百姓攤派,又違反憲典。所以我要辭去這個職務。」梁國又派曹義宗圍攻荊州,蓄水灌城,大水距城頭只有幾塊牆板的距離。當時內外多事,沒有餘暇救援,於是授給王羆鐵券,說如果能保全城池,則當授他為該州刺史。

城中糧盡,王羆煮粥,與將士們均分而食。每次出戰,不曾穿盔戴甲,屢次作戰,也不曾受傷。齊神武帝派韓軌、司馬子如從黃河東岸乘夜渡河,偷襲王羆,王羆沒有發覺。等到天亮,韓軌的將士已經登梯入城。王羆還沒有起床,聽見門外鬧哄哄的,便光着身子,露着頭髮,光着腳,抄起一根木棒,大呼而出,說道:「老羆當道臥,貉子怎能過!」 敵人見了,驚慌後退。王羆追到東門,部下也有一些人趕到,合力擊敗敵軍。韓軌的將士於是棄城逃跑。文帝聽說後,讚許王羆豪壯。當時關中饑荒嚴重,徵調民間糧食,以供軍用。有隱藏者,命令互相告發,很多人遭受拷打,也有人因此逃散。只有王羆向來講信用,轄境中無人隱藏糧食,徵得的糧食也不比別的州少,而且沒有怨言。文帝認為華州是險要之地,派使者犒勞王羆,讓他嚴加守備。

等到齊神武兵臨城下,對王羆說:「為什麼不及早投降?」王羆大呼道:「此城就是我王羆的家,生死在此,想死的過來!」齊神武不敢進攻。[王羆為人儉樸直率,不修邊幅。有一次,朝廷派來一位使者,王羆為他設下飯餚。使者竟然把薄餅的邊緣撕去。王羆說:「耕種收穫,已經不易,去殼加火,費力不少,你這種做法,恐怕是不餓。」命令隨從將飯餚撤走。使者大驚,十分慚愧。又一次,一位客人與王羆吃瓜,客人把瓜皮削得很厚,王羆不高興。等到瓜皮落到地上,王羆就從地上揀起來吃。客人神色很慚愧。]他為人又嚴厲急躁,曾經有一名小吏挾私憤報告事情,王羆來不及下令拷打,竟拿起自己的靴子去打他。

每次宴會,王羆都親自稱量酒肉,分給將士。當時的人推崇他為人平均,嘲笑他為事瑣碎。王羆的舉止出自真情,不做巧詐之事,凡是他所任過職的地方,雖然在當時沒有什麼功跡,在他離任後卻都思念他。王羆安與清貧樸素的生活,不置買家業,去世的時候,家裡一無所有,當時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清廉高潔。王羆死於官任上,他曾經被授予太尉、都尉和相冀等地的刺史,諡號為忠。 [2]

作者簡介

李延壽,唐代史學家,相州(今河南安陽)人。貞觀年間,做過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後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璽郎,兼修國史。李延壽曾參加過官修的《隋書》、《五代史志》(即《經籍志》)、《晉書》及當朝國史的修撰。《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