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又名北太平洋巨人章魚,是一種巨型的章魚。它們分布在北太平洋海岸水深達65米的地方,也可以走到較淺或較深水的地方居住。因曾發現重達71公斤的個體,故有指它們是最大的章魚。 遍布太平洋的各個不同溫度的水域。


界: 動物界

門: 軟體動物門

綱: 頭足綱

目: 八腕目

科: 章魚科

屬: Enteroctopus

種: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

體長:3 - 5米

體重:10 - 50公斤

生命:3-5年

食性:肉食:蝦,蛤蜊,龍蝦和魚

繁殖:繁殖能力十分之強,它們可以產達10萬顆卵

習性:夜晚捕食,智商很高

分布:遍布太平洋的各個不同溫度的水域


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北太平洋巨型章魚隸屬於八腕目、蛸科、章魚屬以下。關於蛸科可能不少鄉親們會有陌生的感覺,事實上它們可是頭足綱中體型最大的一個科,並且幾乎遍布全世界的海域,在不算亞種的情況下就有多達一百四十多種。不過呢蛸科動物普遍不能生活在深水區,多數生活在淺海的海底,過着營底棲生活。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作為蛸科動物中體型比較大的一種,同樣也具備着蛸科動物的習性。它們一般生活在水深六十多米左右的海域。但是因為體型比較大的原因,所以北太平洋巨型章魚比普通的蛸科動物適應水壓變化的能力更強。故而這種巨大的軟體動物也可以到更深或者是更淺的水域生活。不過考慮到獲取食物資源的難易程度,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就更傾向於生活在大陸架淺海區了(大陸架範圍內海水深度一般不超出200米,海床的坡度很小,一般不超過1/10度)。

目前世界上發現過的最大的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其體重達到了一百四十多斤,如果做成鐵板章魚的話足夠一百個人吃了(不能有大胃王)。當然體重能夠長到一百斤以上的北太平洋巨型章魚也並不多見,甚至海洋捕撈業如此發達的年代幾乎算得上是鳳毛麟角了。

一般來說成體的北太平洋巨型章魚體重也就三十多斤的樣子,遠低於其外表展露出來的體重預期。要知道這貨的臂展可是能夠輕鬆超過四米的,再配上一個又大又圓的腦袋,實在很難想象它們的體重只有一條中型犬那麼重。不過呢體重輕自然有體重輕的好處,作為一種本身游泳速度就不怎麼快的動物,較輕的體重可以賦予它們更好的機動性。

從適應環境的角度上來說,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算得上是非常優越的。它們體內擁有可以改變體色的色素細胞,可以在珊瑚叢、海底岩石以及各類植物中做出完美的偽裝。這一方面能夠提高伏擊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也能躲避天敵的追擊。而且更恐怖的是這貨的繁殖能力強到變態,性成熟的北太平洋巨型章魚一次性可以產卵十萬顆,這也是為什麼至今它們依然保持着穩定繁衍的原因。

外形特徵

太平洋巨型章魚的體型很大,成體重約15公斤,臂展開可達4.3米。巨型章魚頭又大又圓,通常為紅褐色。它們通過特有的色素細胞達到改變和顏色的目地,甚至能夠和圖案複雜的珊瑚,植物,岩石巧妙的混為一體。

生態習性

巨型章魚夜晚捕食,主要有蝦,蛤蜊,龍蝦和魚。它們甚至攻擊和吞食鯊魚,還有鳥類。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其高度發達的感官,其觸手覆蓋多達280吸盤,每個吸盤包含了數以千計的化學感受器,造就它敏銳的觸覺和味覺。

生長繁殖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因體型巨大,估計壽命很短,野外只會活到3-5歲。由於它們的壽命很短,其繁殖能力十分之強。它們可以產達10萬顆卵,雌章魚會傾出生命來保護卵。雛生的大小隻如飯粒,只有非常少量能夠生存至成體。在繁殖期間,雄章魚會排出長達1米的精囊。

地理分布

它們遍布太平洋的各個不同溫度的水域,從南加洲阿拉斯加,從阿留申群島西部到日本。

生存狀況

它們的具體數量尚不清楚,目前也不屬瀕危動物,也沒有天敵。不過,它們對環境非常敏感,而且可能正經受着嚴重的污染的威脅。[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