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洛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洛鎮

中文名 :北洛鎮

所屬地區:山東省濰坊壽光市

北洛鎮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壽光市,位於壽光北6公里,於化龍鎮上口鎮田柳鎮接界。全鎮國土總面積50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人。


介紹

1995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22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76元,比上年增加482元;農村儲蓄餘額9100萬元,農民人均存款3000元。1995年跨入「全省農村經濟綜合實力200強鄉鎮」行列。 農業產業化形成新格局。生產布局日趨合理,1995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23億元。糧食平均畝產1180公斤,總產2894.6萬公斤;蔬菜大棚發展到5300多個,蔬菜種植面積達2.3萬畝, 年產各類鮮菜1.2億公斤,收入1.1億元;果品面積達1.2萬畝, 已有6000畝進入盛果期,總產量1500萬公斤,收入2500萬元;肉類總產4500噸,禽蛋總產1450噸,實現畜牧業收入5789萬元。 鎮村工業上管並重,工業生產速度、效益同步增長。全鎮現有企業130有家,其中, 鎮辦企業7家,已組建成樂哈實業總公司、源通實業總公司、齒輪箱廠、水磨石廠4家集生產、 加工、經營、銷售於一體的企業集團。1995年,鎮村企業完成產值3.8億元,實現利稅2702萬元;其中,鎮辦企業完成產值1.8億元,利稅329萬元。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先後投資2500萬元用於小城鎮建設,道路、水電及工業區、商業區和居住區的規劃建設布局合理,各項配套設施齊全,鎮區街道硬化率100%,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形成了現代化小城鎮的雛形。第三產業和個體私營經濟蓬勃發展。1995年,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6280萬元,比上年增長48%;個體私營戶發展到457家,從業人員965人。 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現有各類學校23處,在校生5554人,在全市率先實施了九年義務教育。鎮第一初級中學是壽光市第一處省級規範化學校;鎮醫院醫療設施齊全,防病治病能力大為增強,村村建有衛生室,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100%。 先後被省教委、省科委、國家民政部分別授予「基礎教育先進鄉鎮」、「科技示範鄉鎮」、「全國民政工作全優鄉鎮」等稱號。 北洛鎮農業資源比較豐富,按照「確立主導產業,實行區域布局,依靠龍頭帶動,發展規模經營」的基本思路,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積極實施農業產業化戰略,大搞龍頭企業建設、基地建設和服務網絡建設,逐步形成了糧、菜、果、牧四大主導產業齊頭並進的大農業格局,糧經比例由1991年的6∶4調為5∶5。 糧食生產。在穩定面積的基礎上,從提高單產水平入手,加大科技、水肥投入,引進優良品種,推行「兩改」措施、配方施肥和精播技術,1995年全鎮2.5萬畝糧田小麥單產達529公斤,糧食畝產達到1180公斤,實現了「雙千田」。 蔬菜生產。以發展冬暖式大棚和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為重點,狠抓管理和銷售兩大環節,蔬菜規模效益大幅度提高。到1995年,大棚總數達到了5219個,蔬菜種植面積達2.3萬畝,全年總產11236萬公斤,收入1.1億元。 果品生產。全鎮果園面積1.2萬畝,到1995年,已有8000畝進入盛果期,總產量1500萬公斤,總收入2250萬元。在果樹管理上,積極引導果農狠抓了早、中期管理,推廣高接換頭。同時,應用疏花、疏枝、疏果以及環剝、噴施PP333等實用技術,提高了果品的產量和質量。在果品銷售上,強化服務功能,集中專門領導和得力人員,搞好銷售工作。特別是尚家莊、臨澤、代家3村興辦果品購銷服務站,極大地方便了果農。 畜牧業生產。從抓飼養大戶入手,走一戶帶多戶、多戶帶一村、一村連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以專業村、專業戶、專業場為龍頭,以養雞、養豬為重點,推進了畜牧業的大發展,逐步建成了以南孫雲子村為中心的100萬隻蛋雞飼養區;以劉家、范家莊西村等村為中心的100萬隻肉雞飼養區和以安家莊、壘村等村為中心的萬頭良種豬飼養區。1995年,實現肉類總產4500噸,禽蛋總產2700噸,實現收入6000萬元。 工業。全鎮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中心,不斷深化改革,擴大規模,強化管理,鎮村企業邁上一個新台階,初步形成了以機械加工、家具製作、建築建材、石油化工、玻璃纖維、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體的工業體系,產品技術含量高,輻射面廣,深受用戶青睞。1995年,鎮村企業累計完成產值3.8億元,實現利稅2702萬元,其中鎮辦企業完成產值1.8億元,實現利稅329萬元。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初具規模。鎮區建設方面,建起了十幾座樓房,鎮府街和二號市路兩側進行了綠化美化。鎮區面積擴大到3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到35%,道路、水電等各項設施配套齊全,工業區、商業區和居住區規劃建設布局合理,鎮區道路硬化率100%,已初步形成現代化小城鎮的雛形。村莊建設方面,26個村共新修高標準大街32條,25公里,建高標準民房600餘棟,大多數村完成了村莊規劃。修高標準沙子路80華里,安裝路燈130盞,實現了多數村路為柏油路,鎮村面貌煥然一新。 隨着小城鎮建設的迅速發展,第三產業也開始崛起。鎮區個體工商戶達457家,從業人員965人,實現利稅30多萬元,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6280萬元,使一、二、三產業基本趨向協調發展。 教育、衛生、科技、民政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全鎮現有各類學校23處,在校師生5554人,在全市率先實行了九年制義務教育。鎮第一初中是壽光市第一處省級規範化學校,學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和初中升學率均達100%,教學質量名列全市前茅。鎮醫院醫療設施較全,防病治病能力大為增強。村村建立衛生室,甲級衛生室達到了100%。加強了藥品市場管理,試行了鎮辦合作醫療。始建於1981年的市精神病防治院建在該鎮,累計收治精神病患者3450人,治癒好轉率達97%以上。全鎮計劃生育率達100%,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6‰。全鎮85%的群眾辦理了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投保金達到70多萬元,有效地解決了老有所養的問題。該鎮先後被省教委、省科委、國家民政部授予「基礎教育先進鄉鎮」、「科技示範鄉鎮」、「全國民政工作全優鄉鎮」等榮譽稱號。 北洛鎮地處壽光城北6公里處,總面積50平方公里,耕地4.6萬畝,下轄26個行政村,3.2萬人。2000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超過3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55元,各類存款餘額突破1.5億元。 農業種植結構趨向產業化,形成以蔬菜、果品生產為主導產業的農業格局。僅蔬菜一項年純收入1億元,占全鎮年純收入的87%。紅黑提葡萄、大棚油桃、線絲瓜等15個名優果菜品種遠近聞名,客戶競購。 鎮村企業和民營企業年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利稅2400萬元。形成了以機械加工、家具漁具、建築建材、石油化工、玻璃纖維、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勝利化工廠研製開發的新型調劑堵水劑、水溶性暫堵劑、塗料砂等十幾個新產品深受國內外用戶青睞;齒輪箱廠生產的增壓器系列產品供不應求,其中JP60S型增壓器採用可變截面增壓技術,填補國內空白;甲醛廠生產的甲醛以其高純度、高質量聞名省內外;北孫雲子民營經濟園入園企業已達100多家,年實現利稅600多萬元,生產的塑料製品遠銷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 小城鎮建設突飛猛進,各項公益設施配套齊全,規劃長遠,辦公區、工業區、居住區布局合理。1999~2000年,多方融資1800多萬元,建設樓房2萬多平方米,現代化小城鎮已初具規模。交通事業發展迅速,形成「三縱三橫」的公路網格局。通訊和有線電視網建設成效顯著,電話戶占有量和有線電視入戶率均達到50%以上。 科技事業發展突飛猛進,加快糧菜果牧四大良種工程的實施,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達到40%。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北洛一中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逐年提高,成為「省級規範化學校」。積極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健全鎮村衛生一體化管理體系,精神病防治院已累計收治患者2萬多人,治癒率達90%以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