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齊書·王峻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齊書·王峻傳出自於《北齊書》,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藥撰寫,它雖以記載北朝北齊的歷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後約八十年的歷史,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1]

原文

王峻,字巒嵩,靈丘人也。明悟有幹略。高祖以為相府墨曹參軍。久之,顯祖為儀同開府,引為城局參軍。累遷恆州大中正、世宗相府外兵參軍。隨諸軍平淮陰,賜爵北平縣男。除營州刺史。營州地接邊城,賊數為民患。峻至州,遠設斥候,廣置疑兵,每有賊發,常出其不意擊之,賊不敢發,合境獲安。先是刺史陸士茂詐殺失韋八百餘人,因此朝貢遂絕。至是,峻分命將士,要其行路,失韋果至,大破之,虜其首帥而還。因厚加恩禮,放遣之。失韋遂獻誠款,朝貢不絕,峻有力焉。初庵羅辰率其餘黨東徙峻度其必來預為之備未幾庵羅辰到頓軍城西峻乃設奇伏大破之獲數十人,送於京師。庵羅辰於此遁走。帝甚嘉之。遷秘書監。

廢帝即位,除洛州刺史、河陽道行台左丞。皇建中,詔於洛州西界掘長塹三百里,置城戍以防間諜。河清元年,征拜祠部尚書。詔詣晉陽檢校兵馬,俄而還鄴,轉太僕卿。及車駕巡幸,常與吏部尚書尉瑾輔皇太子、諸親王同知後事。仍賜食梁郡,遷侍中,除都官尚書。及周師寇逼,詔峻以本官與東安王婁睿、武興王普等自鄴率眾赴河陽御之。車駕幸洛陽,以懸瓠為周人所據,復詔峻為南道行台,與婁睿率軍南討。未至,周師棄城走,仍使慰輯永、郢二州。四年春,還京師。坐違格私度禁物並盜截軍糧,有司依格處斬,家口配沒。特詔決鞭一百,除名配甲坊,蠲其家口。會赦免,停廢私門。天統二年,授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尋加開府。武平初,除侍中。四年卒。贈司空公。

譯文

王峻,字巒嵩,是靈丘人,聰明穎悟而且有治事的才能和謀略。高祖任命他擔任相府墨曹參軍。很久之後,顯祖擔任儀同開府一職,引薦王峻擔任城局參軍。多次升遷後他當上恆州大中正、世宗相府外兵參軍。跟隨眾軍平定淮陰,被賜予北平縣男的爵位,授任營州刺史。營州的土地連接着邊城,賊人屢次騷擾,成為百姓的憂患。王峻到營州後,在遠方設立瞭望敵情的土堡,廣泛布置迷惑敵人的軍隊,每當有賊人前來,王峻時常出其不意伏擊他們,賊人不敢前來,全境的百姓獲得安寧。此前刺史陸士茂用欺詐的手段殺死失韋屬下八百多人,因此失韋就斷絕了向朝廷的貢賦。

這時,王峻分別命令將士,在中途攔截他們,失韋(的隊 伍)果真來到,王峻大敗他們,俘獲了他們的主帥回朝。王峻藉機給失韋豐厚的禮遇,然後釋放他回去。失韋於是進獻忠誠,給朝廷的貢賦沒有停止,這是王峻的功勞啊。起初,庵羅辰率領他的餘黨東遷,王峻估計他一定會來,預先作了準備。不久,庵羅辰到了,在城西駐紮軍隊。王峻於是設奇兵埋伏,大敗庵羅辰。俘獲了幾十人,送到京城。庵羅辰從此逃走。顯祖重重嘉獎他,升王峻為秘書監。

廢帝即位,授任王峻為洛州刺史、河陽道行台左丞。皇建年間,王峻奉詔在洛州西部的邊界挖三百里長的壕溝,設置城堡來防備間諜。河清元年,徵召授任王峻為祠部尚書。王峻奉詔到晉陽審查核對兵馬,不久回到鄴城,轉任太僕卿。皇帝到地方視察,王峻常與吏部尚書尉瑾輔佐皇太子、與各位親王共同掌管後方事宜。於是皇帝把梁郡作為世祿的封地賜給他。升任侍中,又授任都官尚書。等到北周的軍隊侵犯逼近,朝廷詔令王峻以原任官職和東安王婁睿、武興王高普等人從鄴城率領眾人奔赴河 陽抵禦敵軍。皇帝親臨洛陽,因為懸瓠被北周人占據,皇帝又詔令王峻擔任南道行台,和婁睿率軍向南征討。

王峻等人還沒有到達,北周軍隊棄城逃走,於是派王峻等人慰問安撫永、郢二州。河清四年春,王峻回到京城,因違法私運禁物並且盜截軍糧犯罪,主管官吏依法判處王峻死刑,家人發配沒收。皇帝特地下詔用刑鞭責打一百下,將王峻開除官籍發配到甲坊,免除發配他的家人。適逢赦免,王峻被罷免官職住在家裡。天統二年,授任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不久加授開府的權利。武平初年,擔任侍中。武平四年去世。追贈為司空公。 [2]

作者簡介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後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採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