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字軍騎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十字軍騎士》,波蘭歷史小說。亨·顯克維奇(見「你往何處去」),創作於1900年。中譯本根據英譯者Samuel A. Binion R. F. Fenno &Co. , New York, 1899—1900譯出,1978年1月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陳冠商譯。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十字軍騎士》共分兩部,84章,約60萬字。小說反映的是14世紀末到15世紀初波蘭和立陶宛聯合抗擊條頓騎士團的侵略,並在格隆瓦爾德一戰取得勝利的一段光輝的歷史。小說的主人公是茲皮希科和他的叔叔玻茨科。一天,叔侄2人受立陶宛大公威托特的派遣,到克拉科夫執行一項公務。途中,巧遇著名騎士尤倫德的女兒達奴莎。5年前,達奴莎的家鄉遭到十字軍騎士的襲擊,母親殘遭殺害。茲皮希科對她一見傾心,表示要做達奴莎的騎士,而且發誓要為她的母親報仇雪恨。第2天,在前往克拉科夫的途中,正好碰見一隊十字軍騎士團的騎士。茲皮希科不知道這是騎士團派去見波蘭國王的使者,出於民族仇恨和年輕無知,襲擊了十字軍使者里赫頓斯坦。茲皮希科被關進了監獄,判處死刑。玻茨科和其他波蘭騎士雖然竭力營救,但都無濟於事。到了克拉科夫,里赫頓斯坦又向波蘭國王當面告狀,雖然兩個公爵夫人和許多著名波蘭貴族求情,但里赫頓斯坦還是非把茲皮希科置於死地不可。里赫頓斯坦驕橫跋扈、肆意蹂躪一個鄰國,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波蘭舉國上下對此無比切齒痛恨,要不是達奴莎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及時挽救了茲皮希科,茲皮希科是難以逃脫里赫頓斯坦的毒手的。正是條頓騎士團的這種惡行,導致了1410年的格隆瓦爾德大戰。波蘭和騎士團的大戰一爆發,玻茨科和茲皮希科叔侄2人便率鄉勇奮勇參戰。1410年,兩支大軍相遇于格隆瓦爾德。傲慢的十字軍騎士團滿以為一舉即可打敗波蘭。但波蘭和立陶宛聯合起來,同仇敵愾,合力禦敵,很快使騎士團遭到了徹底的失敗。而瑪茨科和茲皮希科也終於找到了他們的仇人里赫頓斯坦,實現了他們報仇雪恨的宿願。小說真實地表達了波蘭人民和立陶宛人民對敵人的憎恨和愛國熱情,描寫了他們的英勇戰鬥和敵人的慘敗,是一曲波蘭和立陶宛人民反侵略戰爭的頌歌。小說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作者對於作為騎士團首領的大團長缺乏本質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對其加以美化,因而使作者筆下的民族矛盾脫離了階級鬥爭的實質。但總的來說,《十字軍騎士》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愛國主義的作品。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十字軍騎士 相關視頻

波蘭抗擊十字軍侵略的傳奇史詩,中世紀戰爭大作《十字軍騎士》
看700名十字軍騎士如何抵擋奧斯曼帝國入侵歐洲

參考文獻

  1.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2.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