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千年一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千年一嘆

《千年一嘆》是2002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余秋雨。屬於日記體散文,記錄了余秋雨在2000年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車隊跋涉四萬公里的經歷。

基本內容

定價:25.00 元

出版時間:2000年5月

開本:880*1230 1/32

ISBN:978-7-5063-1889-1

語言:中文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頁數:465

類別:日記

書名:千年一嘆

作品簡介

《千年一嘆》是200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是余秋雨先生的力作,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一本日記。在千年之交2000的時候,余秋雨先生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越野車隊跋涉四萬公里,這本書完全記錄了四萬公里行程中的經歷。在書中作者以感傷、厚重而平實,卻不失優美的語言,記錄了伊斯蘭文明、兩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來文明等文明的衰落,並探討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對比中又逐漸找到了華夏文明之所以延續的原因。

作品目錄

《千年一嘆》新版目錄:

再版說明

自序

出發

選擇荒涼

希臘

哀希臘

荷馬的邁錫尼

閒散第一

永恆的坐標

全場一片哭聲

雅典地震

神殿銘言

畏怯巴特農

我一定復活

伏羲睡了

人類還非常無知

掛過黑帆的大海

埃及

巨大的問號

石築的《易經》

元氣損耗

牛和鬥牛士

中國回送什麼

一路槍口

碧血黃沙

他們老淚縱橫

封存的法老人

枯萎屬於正常

荒原滄海

金字塔下的歌劇

文化以溝通為業

西眺的終點

失落的背影

蝕骨的冷

海已枯而石未爛

以色列、巴勒斯坦

所羅門石柱

向誰爭奪

年老的你

鮮艷了一萬年

每一步都面對孩子

寫三遍和平

交纏的聖地

多一點遺忘

尋找底線

碗是什麼

我們不哭

約旦

幽默的笑意

山洞盛宴

把傷痕當酒窩

文字外的文明

告別妻子

人生的最後智慧

伊拉克

我的大河

如何下腳

一屋悲愴

奇怪的巴比倫

你們的祖先

中國有茶嗎

河畔烤魚

忽閃的眼睛

過 關

且聽下回分解

伊朗

白鬍子、黑鬍子

翻開伊朗史

闊氣的近鄰

黑袍飄飄

再鑿西域

荊天棘地

絲路旅棧

中國人為他打燈

一代霸主

西風夕陽

再闖險境

札黑丹話別

巴基斯坦

黑影幢幢

赤腳密如森林

美的無奈

面對犍陀羅

玄奘和法顯

遠行的人們

閱讀大地

國門奇觀

「佛主笑了」

恃弱和逞強

印度

人口爆炸

傑出的建築狂

憂心忡忡

鐵鑄的覺悟者

甘地遺言

東方專制的童話

潔淨的起點

我拒絕說它美麗

菩提樹和洞窟

告別阿育王

尼泊爾

車輪前的泥人

本來就是一夥

萬仞銀亮

總結思考

沒有例外的衰落

遠征和失序

迷昧與保守

中國牛的眼神

面向自然

到達

今天我及時趕到

尾聲

補記

作者簡介

余秋雨,性別男,1946年8月23日出生,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曾任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院長、榮譽院長,國際知名的學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大陸最暢銷書籍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灣、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響。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奠基教授、香港鳳凰衛視首席文化顧問、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出版信息

書名:千年一嘆

作者:余秋雨責編:王淑麗

裝幀設計:張曉光

版式設計:張曉光

開本:880*1230 1/32

字數:350 千字

定價:25.00 元

書名:《千年一嘆(新版)》(封面為百科名片的那幅畫)

作者:余秋雨

責編:王淑麗

封面設計:袁銀昌

美術編輯:張曉光

社址:北京農展館南里10號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版次:2000年5月第1版 2002年10月第2版

印次:2007年12月第50次印刷

ISBN:978-7-5063-1889-1

開本:880*1230 1/32

字數:350 千字

定價:29.00 元

作 者:余秋雨著

出 版 社:嶽麓書社

ISBN:9787553800349[4]

出版時間:2013-01-01

版 次:1

頁 數:320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在千年交會之際,這一聲嘆息,是輕輕地詠哦,還是重重地浩嘆?

一本真實而精彩的行旅日記——《千年一嘆(中國國家地理全新修訂·圖文版)》,被十年時光磨礪得更有光彩的因由,

《千年一嘆(中國國家地理全新修訂·圖文版)》告訴我們,這貼近大地深處的嘆息,藏着幾千年來人類文明的所有秘密……

「四個月冒險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終點。今天我們到了,回頭一看,卻對數萬公里的尺尺寸寸產生了眷戀。那是人類文明的經絡系統,從今以後,那裡的全部冷暖疼痛,都會快速地傳遞到我的心間。」[1]

參考文獻

  1. 《千年一嘆》道客巴巴網,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