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升水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升水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升水鎮

所屬地區: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

升水鎮,隸屬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位於南部縣西北部,介於東經105°42′至105°47′,北緯31°29至31°33′之間,總面積25.9平方千米,屬亞熱帶大陸型氣候區,整個地貌呈肺葉狀,地勢東南低西北高。鎮政府駐地位於升鍾水庫樞紐工程大壩旁。

升水鎮因升鍾水庫而建置,1976年至1986年建成升鍾水庫,是當時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水庫和人工湖。1984年設升水鄉,1992年改建升水鎮。 升水鎮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2017年總人口11572人。

省道304線、省道305線及多條縣鄉道路貫穿境內,截至2018年,305省道定升一級公路建成通車。 升鍾湖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境內,有升鍾湖、升鍾寺起義紀念館、福音洞等景點和古蹟。

升水鎮是省級生態鄉鎮建設試點鎮 、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鎮、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環境優美示範鄉鎮、 四川省"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

2019年10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充市調整高坪區等7縣(市、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7號):撤銷皂角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升水鎮管轄,升水鎮人民政府駐向陽路8號。 [1]

位置境域

升水鎮位於四川省北部,南充市暨南部縣西北部,介於北緯31°29至31°33′、東經105°42′至105°47′之間,東與皂角鄉、閬中市北門鄉接壤,南鄰升鍾鎮,西倚雙峰鄉、保城鄉,北至閬中市木蘭鎮界,距南部縣城80公里,幅員面積25.9平方千米。

地質

升水鎮土壤母質屬於中生界自堊系域牆岩群,淺黃淺灰鈣質砂岩頭尖,紫紅色砂泥岩,粉砂岩、石灰岩的污沙薄泥岩,淺土母質。

地形地貌

升水鎮地形為深丘峽谷,整個地貌呈肺葉狀,地勢東南低西北高,海拔最高的寨子山為754.4米,最低的李溪口為356.9米,呈羽狀淺丘地形。主要山脈為東西走向,耕地大多在山樑和深溝峽谷之中。主要山脈有寨子山、羅家山。特殊的地形地貌,故為升鍾水庫大壩的最後選址。

氣候

升水鎮為亞熱帶大陸型氣候區,氣候較溫和,雨量較充沛。四季之間山上山下氣候差異明顯。七月至八月最高氣溫為37℃-41℃,十二月至一月最低溫度為-2℃左右,平均溫度12℃-20℃。

正常年景年降雨量在600-750毫米之間,但雨量分布很不均衡,十二月至五月前降雨縮少,七、八、九月降雨偏多,多年來,降雨規律是春旱連夏旱接伏旱,秋澇八至九月間,冬干年年與春連。

由於海拔高度差異,日照時間也各不相同,引起峽谷與高山之間的農作物出苗與收割,時差7天左右。

水文

升水鎮境內較大的河為西河,建有升鍾水庫,西河起於江油市與劍閣縣交界處的五指山,經江油、劍閣自西北向東南進入升水鎮的臨江坪村、寨子山村、洛陽村、蒙埡廟村、金鴨場村、發音村、碑埡廟村,經過26個重淹社,環繞鎮境45公里水面,至南部縣王家鎮場鎮下游2.5公里處注入嘉陵江。升鍾水庫內支岔縱橫錯落,蜿蜒曲折。


土地資源

截至2015年,升水鎮共有耕地面積1462畝,其中水田535畝,旱地927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00年,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升水鎮總人口8583人,其中男4369人,女4214人;家庭戶戶數2824戶,家庭戶總人口8415人,其中男4265人,女4150人;0-14歲1956人,其中男1005人,女951人;15-64歲6026人,其中男3110人,女2916人;65歲及以上601人,其中男254人,女347人;戶口本地住在本地8382人。

截至2015年,升水鎮總戶數2629戶,總人口9518人,其中農業戶2607戶,人口8656人。

2017年,升水鎮總人口11572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