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單種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單種屬植物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單種屬植物

定 義:某科植物中只有一種的屬

例 子:長蕊木蘭屬於木蘭科

存 在:植物

單種屬植物是某科植物中只有一種的屬,如長蕊木蘭屬於木蘭科,為木蘭科的單種屬植物,即這屬中只有長蕊木蘭一種。 [1]

啥叫「單種屬植物」?

竹木

1.松 2.柏 3.竹 4.銀杏 5.水杉 6.楊 7.柳 8.國槐 9.樟樹 10.桑樹

簡介: 1.松: 一般泛指松科中松屬的各種。 松科是裸子植物門中最大的科,有10個屬、230多種,其中松屬就有90多種,是松科也是整個裸子植物門中最大的屬。 松樹是北半球最重要的森林樹種。 松樹對陸生環境適應性極強。它們可以忍受-60℃的低溫或50℃的高溫,能在裸露的礦質土壤、砂土、火山灰、鈣質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紅壤的各類土壤中生長,耐乾旱、貧瘠,喜陽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鋒樹種。 松屬植物中的多數種類是高大挺拔的喬木,而且材質好,不乏棟樑之材。是著名的用材樹種。松樹的觀賞價值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國,從皇家古典園林到現代居民家中都能見到松樹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頤和園中的油松、白皮松,樹樁盆景中廣泛使用的五針松等,一些名山勝地,更是山以松壯勢、松以山出名。黃山的黃山松、華山的華山松、長白山美人松……無一不令遊人嘆為觀止。 中國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僅從松科來看,就能充分表現出華夏大地是名副其實的「裸子植物故鄉」。

2.柏: 柏科側柏亞科側柏屬,又名扁柏、香柏、柏樹、松柏。單種屬植物。常綠喬木,高達20米,胸徑1米以上。是我國重要的造林和園林樹種,栽培歷史悠久。側柏壽長五千年,古代的人們把松柏稱為百木之長。側柏樹幹通直,枝幹蒼勁,樹形挺拔高大,氣魄雄偉,樹姿優美,耐修剪。種子、根、葉、枝、樹皮均可藥用。木材細密,材色淡黃褐,材質細,紋理斜行,富含油脂,有香味,耐腐性強,堅實耐用,為優質木材。可做家具,建築,器械。 我國是側柏的故鄉,除我國外,僅在朝鮮有分布。側柏長壽五千年,古代的人們把松柏稱為百木之長。側柏是中國文化的亘古證人,側柏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自已厚重的文化內涵,它能象徵中華民族的古老歷史。側柏火燒不死、雷電不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肉築長城,前赴後繼,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側柏四季常青,被看作是「吉祥樹」。古代的人們在前門掛柏枝是為了驅鬼避邪。現在青年人結婚時也有在前門掛柏枝的。這正像西方人用橄欖枝象徵和平一樣,他們在用柏枝期盼平安、吉祥和幸福。側柏葉作香料被一些人看成是理想的愛情信物。 古側柏具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國許多名勝古績均保存着名有特色古側柏,中山公園社稷壇南門外的7棵「遼柏」(其中一棵是園林中的珍品「槐柏合抱」)、天壇回音壁外西北側的「九龍柏」、孔廟大成殿前的「降奸柏」、故宮御花園天一門內的「連理柏」、中南海靜谷的「人字柏」、頤和園介壽堂的「介字柏」、西山櫻桃溝的「石上柏」、潭柘寺方丈院的兩棵「千年柏」、密雲新城子的唐代「九樓十八杈古柏」等。 這些古側柏如一座座豐碑,記錄着歷史的滄桑,時代的興衰。

3.竹 竹子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竹子大約有70多屬1200多種,廣泛分布在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區。我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竹國,竹類種質資源、竹林面積、竹材蓄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素有"竹子王國"之稱。竹子用途廣泛,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獨特的竹文化,文人雅士和布衣平民都喜愛竹子。在我國文化史上,竹子和松、梅並譽為"歲寒三友",和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它四季常青、神韻挺秀、瀟灑飄逸。為我國園林藝術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和特色景觀。 竹子高風亮節,虛心自持。剛強正直,寧折不曲。中國人把竹子的生物特徵總結升華成一種做人的美德,把竹子之節與做人的氣節巧妙地聯繫在一起,使它成為一種精神象徵。

3.銀杏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我國分布最廣的樹種。北至瀋陽,南達廣州,東起沿海各省,西至甘肅南部、四川峨嵋、雅安、灌縣海拔1,000米以下,南至貴州、雲南西部騰衝海拔2,000米以下均有分布。浙江天目山和重慶的金佛山還保留了銀杏的野生種群。 銀杏科銀杏屬。又名白果、公孫樹,古稱鴨腳,宋初始入貢,改呼銀杏。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神奇的一種高等植物,在地球上現僅孑遺一科一屬一種,為我國特有,雌雄異株。當代冠以「植物界大熊貓」「金色活化石」之稱。銀杏全身是寶,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銀杏樹的觀賞價值極高,樹幹拔挺,冠蓋濃郁,遮蔭降溫效果很好。葉片呈扇形,奇特而古雅。早春一派新綠,入秋滿樹金黃,在夕陽反照下,更是美不勝收。我國自古用在寺廟、宮廷作庭蔭樹、行道樹、園景樹。銀杏是不可多得的極其珍貴的用材樹種,材質緻密、紋理華美、光潔度高、不翹不裂、耐腐性強、硬度適中、加工容易,多用於高級建築和室內豪華裝飾、文化用品、各種雕刻、印染滾筒、鑄造用木模等,素有「銀香木」之稱。 銀杏為史前遺物,孑遺之後的現代銀杏,歷經百萬年以上的各種氣候環境,不僅表現了強大的生活適應能力,而且在形態上至今很少改變,因此有人說銀杏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植物。科學家們認為研究銀杏的起源、進化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4.水杉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為我國特產稀有樹種,原產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自1948年定名後廣為栽培。北至延安、北京、遼寧南部,南達廣州,東起沿海,西至成都均有栽培。國外約有52個國家和地區引種栽培。 杉科水杉屬,高大落葉喬木,一屬一種,系地質年代第三紀時期的植物,起源於北極,廣布北半球,經第四紀冰川而絕跡,僅存化石種。20世紀40年代,我國學者在四川萬縣磨刀溪(現名謀道溪)意外地發現路旁有一株奇特的大樹,幾經輾轉,歷經劫難而生生不息的古水杉。終由胡先驌與鄭萬鈞於1948年定名為水杉。當時,由於日本三木茂和我國胡先、鄭萬鈞先後發表了發現的日本化石種、中國化石種和中國現代水杉,震動了國際植物學界,引起了世界植物學家和古植物學家的極大興趣,20世紀40年代這個發現被公認為是中國乃至世界20世紀植物界的重大發現,是中國近代植物學界最值得自豪的一件大事,為中國植物學走向世界開闢了道路。葉條形,羽狀,交互對生成兩列。雌雄同株。水杉夏葉細密,風過無聲,適宜納涼。金秋,樹冠葉片磚紅色,極具觀賞性。目前國內有 20多個省、市用於綠化造景等。

6.楊 楊樹是楊柳科(Salicaceae)、楊屬(Populus)樹種的通稱,是我國主要造林樹種之一。通常楊樹分為:胡楊、白楊、黑楊、青楊,大葉楊五大派及派間雜交系列。目前世界上栽培的90%的楊樹都屬於黑楊派(Sect.Aigeiros Duby)楊樹。 楊樹具有生長快、成材早、產量高、周期短、易於更新的特點,胸徑年生長3-5厘米,樹高年生長3-4米,蓄積年生長1.5-3立方米/畝,且一次種植,2-3次砍伐,是培育短輪伐期工業原料林的最佳樹種之一。 直立挺拔的楊樹具有堅韌頑強、勇敢向上的精神。

7.柳: 柳樹,屬於楊柳科柳屬。它耐寒性較強,在年平均溫度攝氏2度,絕對最低溫度攝氏零下39度條件下,無凍害。喜歡濕潤、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是適應性極強,分布極廣的植物。中國最常見的樹種之一。故有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俗語流傳。 中國園林及詩畫中處處可見其婀娜多姿的身影,是最常見的藝術題材之一。

8.國槐 豆科槐屬。落葉喬木。最早發現於日本,中國有原產地。樹皮灰褐色,樹形跋朗瀟灑,是一種很有觀賞價值的風景樹種。國槐適應性強,壽命長,遍布天下 渾身是寶。材質結構較粗,不均勻,有光澤,紋理直富彈性,耐水濕。 我國關於槐樹的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民間關於槐樹的傳說也廣為流傳。在2000多年以前,《山海經》中有「首山其木多槐,條谷之山,其木多槐」的記載,其後的《本草圖經》記載:「槐,今處處有之」。此外,在全國各地,特別是北方地區,例如,北京、山東、山西、陝西、河南、甘肅等省市存留的古槐樹和關於古槐樹的傳說很多。亳州市古井貢酒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產品註冊商標,便是古槐樹下一口井。在我國古代,國槐是宮中必栽之樹,所以,又有「宮槐」之稱。

9.樟樹 樟科樟屬。又名香樟(杭州)烏樟(四川)、徭人柴(廣西)、栲樟、山烏樟(台灣)、小葉樟(湖南)。常綠闊葉樹種,它既是珍貴的用材和經濟樹種,也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它生長於中國整個亞熱帶地區,是亞熱帶很有代表性的樹種。長江以南各省都有它的分布。如台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雲南、浙江。 樹姿優美,樹冠近球形,枝葉濃密青翠。木材有香氣,紋理緻密,美觀,耐腐朽,防蟲蛀,為造船、箱櫥、家具、工藝美術品等優良用材;根、干、枝、葉、可提取樟腦、樟油;種子可榨油,又作潤滑油;葉含單寧,可提至栲膠,還能放養樟蠶,其蠶絲供漁業制網材料及醫療外科手術縫合線。 樟樹是一個古老的樹種,早在下石炭紀和上石炭紀已有樟樹植物的化石。樟樹開發利用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尸佼》有:土積則梗豫樟;《淮南子》有:楠豫樟之生也,七年而後知,故可以為舟「。我國著名林學家陳嶸在他著的《中國樹木分類學》中說:「如樟樹、楠木、肉桂等利用上價值極大,歐美人士每謂中國植物界之富源重在樟科,良有以也」。樟木是木材王國中的珍品,為「樟」、「梓」、「楠」、「椆」四大名木之首。江南特產樟木箱,不僅外觀美麗,而且用以裝衣服久放不潮不霉變不蟲蛀。樟木箱成為我國傳統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久負盛名。 在南方,它無論鄉村或城鎮,無論山區或平原,也無論名剎大寺和名勝古蹟,都可以見到它的濃密翠綠的身姿,聞到它樟腦味的飄香,它營造了富有江南特色的景觀,它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陪伴着人類走過了漫漫歷史發展的長河,也為人類作出了大量貢獻,因此深受南方人們的喜愛。樟樹的壽命很長,千年以上的古樹巨木很多,分布也很廣。其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壽命之長,樹圍、樹冠之大,恐為全國之冠。其胸圍和冠幅也可以和「世界爺」(世界著名的長壽樹紅杉)相媲美。我國人民歷來把古樹作為活的文物加以保護,許多地方的古老樟樹,都被當作稀物珍品記入縣誌或家譜。

10.桑樹 桑科落葉喬木,原產地為中國。單葉互生,卵圓形,3--5深裂,葉 緣鋸齒狀。雌雄同株或異株,柔夷花序,雄花早落,雄蕊4 枚,雌花房一室。聚合果圓柱狀,由肥厚多肉的菩片集合而成,長數公分,顏色紫色至黑色。 桑樹是中國農業文明及紡織業起源的重要見證,早在5000年前,中國人就已成功地馴化了野生的桑蠶,利用它所吐的絲織造世界上最早的絲綢織物。從此桑樹種植成為中國人生活安泰的象徵和基本保證,孟子云:「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可以說,桑樹是中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植物之一。

花卉

1.牡丹 2.荷花 3.蘭花 4.菊花 5.梅花 6.桃花 7.茶花 8.芙蓉 9.芍藥 10.桂花

簡介: 1.牡丹 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花朵碩大、色彩艷麗,雍容華貴、花品高雅,芳香濃郁、品種繁多、容易栽種養護,壽命超過百年,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歷代被人們視為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徵,遍受各階層的喜愛,被盛讚為「意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2.荷花 荷花,又名蓮花、水華、芙蓉、玉環等。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栽培歷史久遠,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性喜溫暖多濕。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藥,可治多種疾病。 荷花花大葉麗,清香遠溢,出污泥而不染,深為人們所喜愛,是清雅高潔品格的象徵。

3.蘭花 蘭花是蘭科觀賞植物的總稱。一般分為國蘭、洋蘭兩大類。國蘭主要產地在中國,多為地生蘭。國蘭在我國作為觀賞植物已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主要有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等大類。國蘭以其純香、幽香的品味一香壓千紅而飲譽花卉界。國蘭還有株型奇特,葉藝變化多的觀賞價值。因其為蟲媒花,所以自然變化變異多,園藝品種層出不窮,具有無窮的魅力。國蘭還因其有悠久的文化傳統,歷代名人雅士常把蘭花比喻為君子、德人。因之,國蘭在我們影響甚廣,為全國十大名花之一。

4.菊花 菊花,原產中國,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就已有研究和栽培菊花歷史了。菊花色彩豐富,花型變化多姿,深秋時節百卉凋零,惟有菊花傲霜盛開,《禮記》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黃華"的記載;屈原在《離騷》中也寫下了"朝飲木蘭墜露兮,餐秋之落英。"等詩句。菊花冷傲高潔、早植晚發、傲霜怒放、凌寒不凋,和梅蘭竹一起被人們譽為四君子。 古時民間每逢菊月家家爭扦菊花枝,渴飲菊花茶,淺斟菊花酒。到了隋唐,菊花開始被人們移植到庭院裡栽培觀賞。明、清兩代培育的菊花多達三百多個品種。現在我國菊花品種已達三千之多。並為世界各國廣泛栽培和應用。

5.梅花 梅花原產於我國,主要以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栽培為盛。喜溫暖而稍濕潤的氣候,宜在陽光充足、通風涼爽處生長,其性畏澇,能耐旱。 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歷史。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 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千古以來備受敬仰和讚美。

6.杜鵑 杜鵑花別名:映山紅。杜鵑花科杜鵑花屬。 形態:小喬木或灌木。主幹直立,葉形多變,有卵形、心形,但不呈條形,葉質為革質或紙質,有常綠、落葉、半常綠之分。花常為頂生總狀花序或傘房花序,花冠明顯成漏斗狀、鐘形,單、重瓣皆有,花色豐富,有白、紅、粉紅、紫、紫紅、偏藍色、紅白複色,並有條紋和斑點等種種變化;有的具有芳香,有的則無味;花期1-7月,較耐陰,花期長,盛花時一片紅艷,燦如雲霞。 古蜀望帝杜鵑啼血的傳說,使杜鵑成為矢志不渝的象徵。

7.茶花 山茶別名山茶花,耐冬,古名海石榴.屬常綠灌木或喬木。山茶是中國傳統名花,世界名花之一。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濃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全世界園藝界的珍視。 我國山茶的栽培早在隋唐時代就已進入宮廷和百姓亭院了。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之風日盛。南宋詩人范成大曾以「門巷歡呼十里寺,臘前風物已知春」的詩句,來描寫當時成都海六寺山茶花的盛況。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王象晉《群芳譜》,清代朴靜子的《茶花譜》等都對山茶花有詳細的記述。到了七世紀時,山茶首傳日本,十八世紀起,山茶多次傳往歐美。

8.芙蓉 別名:木芙蓉、拒霜花、鐵箍散 科屬與形態: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密葉互生,掌狀。花朵大,單生於枝端葉腋,有紅、粉紅、白等色,花期8-10月。原產於我國南部。長江流域以南廣為栽培。 芙蓉花雖貴為名花,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低,山區平原荒丘野嶺都可適應,無論貴族宮苑還是百姓庭院,都能普遍栽培。立春之後,截一根二三尺來長、粗壯筆直的芙蓉枝條,隨便插入一空閒之地,暖風吹過,便能展枝張葉,次年就能開出鮮艷的花朵了。 深秋為芙蓉花的盛開期。比菊花晚,菊花應重陽而開,芙蓉則臨霜降開放,真正稱得上凌寒拒霜,獨殿眾芳。正是芙蓉花的這種堅毅風骨,使她贏得了「拒霜花」的別稱。

9.芍藥 芍藥為毛茛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葉是二回三出羽狀複葉,小葉有橢圓形、狹卵形、披針形等,葉端長而尖,全緣微波,葉面有黃綠色、綠色和深綠色等,葉背多粉綠色,有毛或無毛。花一般獨開在莖的頂端或近頂端葉腋處,花瓣5~10枚,花色有白、黃、綠、紅、紫、混合色等多種。 原產我國北部,在古代以揚州為盛地,現幾乎遍及全國各地。花期4~5月。每當春末夏初,百花凋零,芍藥正含苞欲放。形態婷婷婀娜,翠葉如玉,色彩斑斕,清香流溢,把將寂寞的花園裝扮得生機無限。故有「多謝花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的讚譽。

10.桂花 別名:木樨、丹桂、金桂、 岩桂、九里香 科名:木樨科 產地與習性:產中國西南部四川、雲南、廣西、廣東和湖北等省區均有野生,印度,尼泊爾,柬埔寒也有分布。為常綠灌或小喬木。通常可連續開花兩次,前後相隔15天左右。花期9-10月。 形態特性:株高約15m,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葉對生,橢圓形、卵形至披針形,全緣或上半部疏生細鋸齒。花簇生葉腋生成聚傘狀,花小,黃白色,極芳香。 桂花終年常綠,花期正值仲秋,有"獨占三秋壓群芳"的美譽。

參考來源

  1. 單種屬植物,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