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位於南京城南中華門外古長干里,遺址得名於明代皇家寺院大報恩寺。該寺為明清時期中國佛教中心,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被當時西方人視為代表中國的標誌性建築[1]。三國孫吳時期此地建有佛教精舍和阿育王塔,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第二座寺廟;也是中國南方首座佛教寺院建初寺所在地,為江南佛教發祥地。遺址長干塔地宮先後發現並清理出明代大報恩寺大殿、觀音殿、法堂,以及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的長干寺真身塔地宮等重要遺蹟。

基本介紹

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位於南京城南中華門外古長干里,遺址得名於明代皇家寺院大報恩寺。該寺為明清時期中國佛教中心,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被當時西方人視為代表中國的標誌性建築。三國孫吳時期此地建有佛教精舍和阿育王塔,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第二座寺廟;也是中國南方首座佛教寺院建初寺所在地,為江南佛教發祥地。

遺址長干塔地宮先後發現並清理出明代大報恩寺大殿、觀音殿、法堂,以及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的長干寺真身塔地宮等重要遺蹟,出土了以「佛頂真骨」舍利、七寶阿育王塔、鐵函為代表的大批佛教聖物和珍貴文物,獲得了極為重要的考古收穫,入選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空間設計幾大展示亮點:以藏經文化盛世開篇打造氣勢宏大的藏經閣藝術裝置,與頂部藻井壁畫[2]互為呼應,震撼矚目;設計製作精品藝術沙岩浮雕展示歷史內容,環環相扣;巧妙設計「一線天」寓意從梵文到漢字的轉變,傳達「譯經」展示內容;提煉刻經板作為空間元素,打造浩瀚經架,高抵穹頂,展示經板5500多塊,氣度恢宏。南京大報恩寺遺址規模宏大,保存完整,規格之高,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代表性,遺址博物館的展示陳列,以主題為魂,空間為骨,通過藝術展示方式,將佛教傳統的藝術表現手法重新集合呈現於空間內,既解決了無文字展示、展品的問題,又再次詮釋了佛教與藝術的緊密關係,此外,還讓藝術精品在當下發光,在時光里沉澱與傳承,無論細節上與整體上,都能彰顯遺址崇高地位的藝術高度。

展廳展館

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南片區展示陳列空間,含括南畫廊、大藏經展廳、臨展廳三大展區,面臨空間體量龐大,文物缺乏的現狀。展陳設計嘗試在沒有文字展示、展品缺乏的情況下,設計一個歷史性與當代性協調,故事性與創意性結合,藝術性與宗教性融合的新時代博物館。圍繞內容、形式、空間三者關係,着力處理好三方面問題:針對內容浩瀚繁雜,梳理線索,理清主線;以主線立主題,演繹空間,步移景異;用藝術講故事,協調傳承與發展二者的關係。

南畫廊展區展示陳列採用了復原展示的手法,重現大報恩寺畫廊「壯麗甲天下」的盛況,並在古長廊中增加臨時展示功能,以現代展示語言詮釋傳統展品,從材質、色彩、元素等多方面創新設計,注重對展品內涵的提煉和解讀。

臨展廳展示陳列以「微笑的對話——中印佛像藝術展」為展示主題,通過紅、藍兩種空間色調展示犍陀羅佛像藝術展與青州佛像藝術展。展區秉持文保理念,通過專業手段解決了部分局部殘缺佛像的直立展示問題;摒棄繁複的形式設計,引入模塊集成化組合的理念,大量運用多種可變動的展覽設備;展廳區域可變化、可伸縮、可創新、可包容,全面應對各類展覽主題和內容。

漢文大藏經展區為南區重點區域,展陳設計採取主題演繹表現手法,深入簡出,大膽實踐「見光不見燈」的設計構想。空間循序呈現藏經、集經、取經、譯經、刻經、印經、傳經等內容,集中展示浩瀚博大的佛教經藏文化

視頻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 相關視頻

南京大報恩寺是600多年前明朝寺院的廢墟遺址
大報恩寺遺址,大報恩寺,地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