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途城市.南水浩蕩潤天下,清渠北上潤華夏(張俊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途城市.南水浩蕩潤天下,清渠北上潤華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途城市.南水浩蕩潤天下,清渠北上潤華夏》中國當代作家張俊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途城市.南水浩蕩潤天下,清渠北上潤華夏

別以為蝸居小縣城,外地文壇大咖們,就一概不知。「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江蘇文壇大咖發我,原創高萬山《大耳郎大耳郎典故由來》(2024-04-07 00:00)。我正要操刀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途城市,意識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可不是上述 「方面大耳、猿臂過膝」,一副天子之相劉備,大耳郎抱得美人歸典故。而是實實在在惠民工程,也就決定我敢扯開喉嚨說話,點讚沿途城市綺麗無比的風光。

一、尋訪故跡,一個宏大的「水之夢」

1952年深秋,毛澤東主席自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出京考察。他駐足黃河大堤,面對一河浩蕩,毛澤東主席「不畏浮雲遮望眼」,提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的調水戰略目標。由此,人們開始精心編織一個宏大的「水之夢」——南水北調!毛澤東豪邁地提出借水,如今國人已經把這偉大設想變成了現實。丹江口水庫修建之初,淅川10萬干群參加會戰,移民20.2萬人,淹沒丹陽川、順陽川、板橋川362平方公里土地,超過當時全縣耕地面積的一半。2012年大壩加高后蓄水,淅川仍是主淹沒區和移民區,將16.6萬人移民,3.7萬人就地、就近解決移民生活和生產「後靠安置」,遠超小浪底移民最多新安縣、三峽庫區的萬縣市,居豫鄂兩省六縣市之首,相當湖北五縣市總和。

歷經半個世紀的科學論證,百餘位院士出謀劃策,成千上萬名水利工作者接續奮鬥,中線工程渠首選址在陶岔,是公認的最優方案。從這裡,大江掉頭北去,把丹江與漢江匯聚成的一湖澄碧,「岔」向華北、「岔」向京津。陶岔,這個三座淺山下的小村莊,從此名聲大噪。春來秋去,風吹雨淋,為守護純淨的一湖浩淼、穿城而過的一渠清流,南陽人壯士斷腕,做到「堅決關」,大力淘汰落後產能,全面開展點源污染治理,毅然咬牙關閉涉污企業800多家,叫停和否決項目320個。僅淅川一個縣就關停企業386家,依法取締「小散亂污」企業216家。完成小流域治理97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26平方公里。不要金山銀山,只為綠水青山。

2021年5月12日至14日,在南陽視察時,來到南水北調工程移民村淅川縣鄒莊村看望群眾。他深情地說,你們為了沿線的人民能夠喝上好水,舍小家為大家,這是一種偉大的奉獻精神,沿線人民、全國人民都應該感謝你們。吃水不忘掘井人,你們就是掘井人。

二、人間美味,一條造福人民的幸福渠

「汗水沒有白流!我們建設的這項工程,是一條造福人民的幸福渠,更是新時代制度自信的幸福渠。」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始於湖北省的丹江口水庫,終至北京市頤和園的團城湖,乾渠全長1277公里,另有一個通往天津的支線,其長155公里。它猶如一條絲線般將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串聯了起來,網織起南陽、鄭州、新鄉、安陽、邯鄲、石家莊、保定、北京、天津等15座城市,共涉及到287個鄉鎮、2000多個村的35萬人口。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說,全面通水5年來,南水北調工程供水量逐年增加,受水區水資源短缺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南來之水提高了受水區4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保證率,從原來的補充水源逐步成為沿線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人。如今,北京城市用水量7成以上為南水,密雲水庫蓄水量自2000年以來首次突破26億立方米;天津14個區的居民供水全部為南水;河南受水區37個市縣全部通水,鄭州中心城區自來水8成以上為南水,鶴壁、許昌、漯河、平頂山主城區用水全部是南水;河北石家莊、保定、滄州等市90餘個市縣區也都用上了南水……去年9月,「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自2003年復涌以來已經連續噴涌了20年,創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長噴涌紀錄。「聽得到泉水叮咚,賞得到泉水噴涌」。趵突泉最長噴涌紀錄的背後離不開南水北調補水蓄水。「我們將南水北調抽調上來的水,蓄在臥虎山水庫,乾旱時放下去,沿山而下補充地下水脈,保持趵突泉持續的噴涌。」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幹線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高德剛這番介紹,形象展示了「南方水、北方用」的一個細節。樹生了,山醒了,水靈了,山水都活了,南水北調,南北兩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二〇二四年四月七日星期日[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