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茂
[1] [2]

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hipMOS TECHNOLOGIES INC.,股票代碼:8150,簡稱南茂)成立於:1997年7月28日,總部位於台灣新竹市科學工業園區。主營事業為:研究開發生產製造銷售高集積度高精密度記憶體之封裝及測試服務;顯示器驅動IC封裝測試(含金凸塊)業務;混合訊號IC封裝測試業務。並於2014年4月股票於台灣證券交易所買賣[1]

南茂科技是在半導體封裝測試領域中具領先地位的公司,其中顯示器驅動IC封裝測試產能排名位居全世界第二位,其服務的對象包括半導體設計公司、整合元件製造公司、及半導體晶圓廠。南茂科技於2016年10月合併其母公司百慕達南茂科技,同時於同年11月在美國那斯達克股票市場發行美國存託憑證,股票代號為 IMOS。

南茂不僅為客戶提供記憶體半導體及混合訊號產品多元化的後段測試服務,近幾年來對於顯示器驅動積體電路產品也是積極地擴大產能和增加技術服務項目。目前,主要的測試與封裝的設備機台皆安置於台灣的兩大科學園區內;新竹科學園區的工廠是以測試服務為主,而南部科學園區的生產線則是以封裝服務為重點。同時,我們也在新竹縣竹北和湖口地區的工廠提供晶圓凸塊和晶圓測試的服務,透過這樣的安排,南茂不但能夠充份發揮測試及封裝技術服務各自獨立作業的功能,更可整合技術資源提供一系列完整的全程服務。除了提供半導體後段製程服務外,我們也與我們全球的客戶合作,透過在全球的營運據點,提供全球客戶垂直整合的、完整的半導體製程服務[2]

兩年半還債百億元

曾申請紓困的公司想要翻身難上加難,但南茂是個例外。在二○○八年金融海嘯,南茂集團負債高達二二五億元,公司面臨生死存亡關頭。董事長鄭世傑積極討債、還債,不到三年時間,還掉一二四億元。南茂絕處逢生的傳奇,讓業界都覺得不可思議。

2005年底,全球編碼型快閃記憶體(NOR Flash)大廠飛索(Spansion)擴大委外封測代工,與南茂簽訂為期三年的晶圓測試代工合約,飛索給予南茂最低保證下單量;因應飛索代工需要,南茂陸續投入百億元資金添購機台。代工廠最怕的是有產能、沒訂單,飛索願意保證給予最低訂單量,對南茂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事了。

吃下訂單保證的定心丸,飛索躍為南茂最大客戶,占營收達二五%;加上主要客戶還有茂德,兩大客戶帶來的營收貢獻就達五○%至五五%,成為挹注南茂2008年以前的營收成長動力來源。

然而,支撐房子的棟樑一旦開始搖晃,整座建物勢必倒塌。過去讓南茂成長的引擎,反而成為金融海嘯時拖累營運的關鍵。

2008年第四季,全球爆發國際金融風暴,飛索、茂德接續發生財務危機,南茂遭受嚴重營運衝擊,不但訂單量大幅縮減,過去投資百億元的產能設備大幅閒置,而且飛索和茂德拖欠南茂的貨款合計將近三十億新台幣。加上其他半導體客戶也難逃景氣急縮的衝擊,一夕之間,南茂營收規模竟只剩下原本正常水準的四成左右。

業務縮減,資金入不敷出,此時南茂手中的營運周轉金只夠維持四到六個月,當時營收規模一年約一百二十億元,但手頭只有四十到六十億元現金,「怎麼讓一家公司正常運作?」維持正常營運都有問題,更別說當時尚有二二五億元的總負債,根本無法清償。

2009年初,南茂不得不向政府申請紓困,向銀行團協商展延貸款,重新議定還款計畫,成為金融海嘯中唯一申請紓困的封測廠。不幸中的大幸是,就在南茂申請紓困獲準的隔天,飛索就聲請破產保護;如果,飛索先聲請破產,那麼南茂很可能無法獲得銀行團同意紓困,現在局面可能變成南茂以倒閉收場。

南茂在台灣營運狀況不佳,危機擴展到美國,美國投資人對於南茂股票信心大失。在此之前,南茂股價最高一度來到二十五美元左右,○八年底只剩下十八美分,面臨下市的危機(編按:連續三十天股價低於一美元,就會接到主管機關警告函)。

過去一向力挺南茂的銀行團,「大難來時各自飛」,銀行的討債壓力接踵而來。國外銀行循法律途徑,鄭世傑在一個月內就接到三封存證信函;國內中小型銀行除了寄存證信函,在債權協商會議上不斷「搗蛋」:不論南茂提出任何還款計畫,一律反對,他們的目的只是要拿到錢。「有時半夜醒來,我坐在床沿想著,欠這麼多錢,要怎麼還?」鄭世傑苦笑。 鄭世傑認為,公司手上還有現金,而且經營體質並不差,也曾在LCD驅動IC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要公司就此結束,他嚥不下這口氣,再怎麼樣也要賭一把。

為了挽救公司脫離困境,鄭世傑開始「討債」和「還債」。他積極催討客戶拖欠的貨款,並向美國破產法院聲請飛索積欠的七千萬美元應收帳款及二.四億美元違約損害賠償金。南茂承受龐大的營運壓力,時間就是金錢,客戶積欠的應收帳款或貨款能拿多少就拿多少,2010年,南茂將飛索積欠的應收帳款、違約損害賠償債權打對折出售花旗集團,取得1.04億美元的現金;茂德呆帳也回收將近十億新台幣。

能夠在這樣的非常時期討回債權,業界都覺得不可思議。鄭世傑笑著說:「現在,應該沒有人會擔心南茂會垮了,因為老鄭(指鄭世傑自己)是討債專家!」

放低姿態、將心比心是讓鄭世傑順利討債和還債的關鍵。飛索當時雖聲請破產保護,但手上仍有訂單,飛索和南茂這時的關係有如「唇齒相依」;飛索如果就此倒下,南茂大概也活不下去了,於是鄭世傑決定力挺飛索,當時也只有南茂願意替飛索代工。

對債權銀行,鄭世傑明白他們也有拿回資金的壓力,而南茂當時手中仍有三十五億元現金,於是便與銀行團協商,希望讓南茂喘一口氣,在一到二年內慢慢還清。在紓困期間,南茂還款完全沒有打折,正常繳息,所以能夠獲得銀行團在一一年支持順利簽訂聯貸案。「那些銀行團的分行經理現在都一一升官了!」鄭世傑笑著說。

外有債台高築,內有營運壓力,這時打落水狗,競爭者也趁機放話,「南茂會倒」的傳言流竄,客戶也有抽單疑慮。鄭世傑每三個月必定親自飛往國外拜訪客戶與供應商,報告債務清償計畫,讓他們能安心,固樁意味濃厚。

兩年半之內,南茂陸續償還貸款。2008年底,南茂負債為一百六十億新台幣,母公司百慕達南茂負債為四十三億元,經過兩年半的財務調整,2011年六月底,南茂負債降到九十四億元,百慕達南茂已為零負債,整體集團負債減少一百二十四億元的債務。因南茂營運體質調整初見成效,南茂於2011年七月十四日正式脫離紓困,與銀行團簽聯貸八十四億元,加上撥出十億元的自有資金,一併將上述的九十四億元負債還清。

過去,申請紓困的公司能夠回到正常的營運軌道,南茂是極少數的例子。鄭世傑說:「(業績)好的時候,不要囂張;不好的時候,就多練兵,不要怨嘆,日子還是要過。」這是他在絕處逢生後的最大心得[3]


參考資料

  1. 公司基本資料. 台灣證券交易所. [2021-01-25] (中文). 
  2. 關於南茂. 南茂 官網. [2021-01-25] (中文). 
  3. 南茂兩年半還債百億的絕處逢生術. 李洵穎,今周刊,第868期. [2021-01-25] (中文).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