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都行》是詩人李白的五言古詩,是《全唐詩》的第166卷第2首。《南都行》系開元二十八(740年)春,李白奉詔由湖北安陸赴長安任職,途經河南南陽時所作。

《南都行》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此詩前六句描繪了南陽山川橫亘、商賈雲集、樓高道闊、甲第連山的繁華市面景色。接着六詩句描寫南陽風流人物的事跡:英豪,則有范蠡、諸葛亮;美女則有陰麗華、漢水神女。有緊扣前文,歌詠南陽英豪之意。接着四句借情景交融來述寫南陽旅遊觀光之勝景,讓人流連忘返。最後二句講述李白以諸葛亮自況感懷,自嘆沒有知己而因愁鬢斑。

此詩雖寫東漢南都河南南陽之美,詩中主旨卻是講述李白對南陽英豪的欽敬和仰慕,以臥龍自比,以申用世之志,抒發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的悲傷。

目錄

作品原文

南都1行[1]

南都信佳麗,武闕橫西關。白水真人居,萬商羅鄽闤。

高樓對紫陌,甲第連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陶朱與五羖,名播天壤間。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

清歌遏流雲,艷舞有餘閒。遨遊盛宛洛,冠蓋隨風還。

走馬紅陽城,呼鷹白河灣。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

白話譯文

南都果然是佳麗之地,名不虛傳。巍峨的武闕山就橫在西關。

這是白水真人漢光武帝的老家。市井繁榮,萬商雲集。

峨峨高樓對着紫色的大道,房宅櫛次鱗比,直連城外的青山。

此地出了許多英豪,他們的業績巍巍,渺不可攀。

如號曰陶朱公的范蠡和五羖大夫的百里奚,他們都名播天地。

這裡還是出美人的地方,如以美色著名的漢光武皇后陰麗華,嬌艷美麗的漢皋游女等。

她們清歌響遏流雲,舞姿優遊從容,令人讚嘆。

南陽之盛與洛陽齊名,古來都是有名的遊覽勝地,冠蓋來往,車馬不斷。

我在紅陽城外走馬,在白河灣呼鷹逐獵,有誰能像劉備那樣的明王來識我這個的臥龍客呢?

長吟着諸葛亮的《梁父吟》,我的頭髮都要愁白了。

作品鑑賞

「南都信佳麗,武闕橫西關」概述南陽佳麗之地、巍峨武闕山的雄偉壯闊之景。

「白水真人居,萬商羅鄽闤。高樓對紫陌,甲第連青山。」描繪一幅漢光武帝所管轄的市井繁榮,萬商雲集,皇親國戚、王侯將相多居住於此,以突顯出南陽商業發達、壯闊富饒。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陶朱與五羖,名播天壤間。」緊扣前文,借南陽山川美景抒發情懷,繼而聯想到南陽英豪美女的事跡,繼而從而觸動李白內心處的讚賞情懷,歌詠南陽英豪。

「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麗華就是皇后陰麗華,是夸南陽美眉漂亮早已艷名遠播。

「清歌遏流雲,艷舞有餘閒。遨遊盛宛洛,冠蓋隨風還。」描繪一幅美女清歌響遏流雲、舞姿優遊從容的美麗風景圖,側面點染出南陽乃國傑豪英,人傑地靈的地方。

「走馬紅陽城,呼鷹白河灣。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講述李白以諸葛亮自況感懷,自嘆沒有知己而因愁鬢斑。

綜觀全詩,前六詩句李白描繪了南陽山川形勝和繁華的市面景觀:武闕山橫亘,貨幣流通,商賈雲集,樓高道闊,甲第連山。接着六詩句描寫南陽風流人物的事跡:英豪,則有范蠡、諸葛亮;美女則有陰麗華、漢水神女。繼而四句寫南陽旅遊觀光之勝。清歌艷舞可賞,宛、洛可游,故冠蓋絡繹,走馬呼鷹。最後二句以感懷為主,以諸葛亮自況,嘆無知己,故而因愁鬢斑。詩的主旨是講述詩人對南陽英豪的欽敬和仰慕,並以臥龍自比,以申用世之志,抒發懷才不遇的感嘆。李白最後藉此抒發不得志之情,也是一貫風格。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3]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4]

視頻

李白:不朽的詩人

大詩人李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