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位置來源網站African World Heritage Sites

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英語:Kahuzi-Biega National Park;法語:Parc national de Kahuzi-Biega),另譯為卡胡茲-比加國家公園,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南基伍(South-Kivu)與馬涅馬省(Maniena)。

1980年列為世界自然遺產,1997年~迄今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中。面積約為600,000公頃。

概述 

自1960年以來,該地區的部分地區已成為保護區。1970年正式立法成為國家公園以保護大猩猩。

1975年將面積從7萬5千公頃擴大至60萬公頃。1980年列為世界遺產

1994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life Fund for Nature, WWF)將其列為植物多樣性中心(Centres of Plant Diversity, CPD)

1997年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將其列為重點鳥區(Important Bird and Biodiversity Areas, IBAs)。[1][2][3]

地理環境

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盧旺達邊境以西30公里的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橫跨艾伯丁裂谷(Albertine Rift Valley)與剛果盆地,有著超過60萬公頃的茂密的雨林與山地森林的景觀。

公園中由艾伯丁裂谷西部的米通巴山脈(Mitumba Mountains)與剛果盆地組成不同的地形。

其中公園得名於其中的兩座死火山 :標高3,308公尺的卡胡茲山(Mount Kahuzi)與標高2,790公尺的Mount Biéga。

剛果盆地西側部分由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山脈所組成,Luka河與Lugulu河切割山脈形成河谷,支流最終匯入盧阿拉巴河(Lualaba River),並有些獨立的山脈,例如標高1700公尺的Kamami山。

整個公園內蘊藏豐富的黃金錫石(cassiterite),和高品質的鈳鉭鐵礦(coltan)。[1][2][4]

生態物種

公園擁有豐富多樣的動物,這裡有著136種哺乳動物,其中生活在海拔2100~2400公尺之間,是最後一群瀕危稀有的東部低地大猩猩(Gorilla beringei graueri)的棲息地,和其他13種靈長類動物。

2003年國際鳥盟建立了公園內完整的鳥類清單,429種鳥類中有349種為特有種,另有48種爬蟲類和31種兩棲類。

植物在高地有1178種物種,低地的物種目前仍在清點當中。[1][2]

保護與威脅

1994年的盧旺達大屠殺造成大量盧旺達難民逃往鄰國,1996~1997年間爆發的第一次剛果戰爭,使得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遭到嚴重的破壞。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拚為世界遺產名錄當中。

當前最為嚴重的問題莫過於公園管理能力不足、內戰造成的安全危機、非法武裝盜獵、採礦、農業、砍伐森林。[1][2][3]

登錄基準

根據以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登錄基準登錄為世界自然遺產:

(x):以就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而言,擁有最重要和最意義的自然棲息地,特別是從科學或保育方面,具有顯著價值但面臨瀕危的物種棲地。
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中的哺乳類動物物種比其他位於艾伯丁裂谷地區豐富。就特有種和生物多樣性而言,它是該地區第二重要的地點(僅次於維龍加國家公園)。[1][4]

參考來源

  1. 1.0 1.1 1.2 1.3 1.4 Kahuzi-Biega National Parkk. UNESCO. [2020-02-14] (英語). 
  2. 2.0 2.1 2.2 2.3 Kahuzi-biéga National Park. World Heritage Datasheet. [2020-02-14] (英語). 
  3. 3.0 3.1 Kahuzi-Biega National Park. Bird Life. [2020-02-14] (英語). 
  4. 4.0 4.1 Kahuzi-Biega National Park. Natural World Heritage Sites. [2020-02-14]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