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衛星監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衛星監測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衛星監測是利用氣象衛星遙感監測獲得信息的技術。通過搭載在衛星上的觀測儀器對大氣、雲和地表等變化的監測。

應用學科 生態學(一級學科),全球生態學(二級學科)

我國的衛星遙感監測服務已經業務化,並且在颱風、森林草原火災、洪澇災害、沙塵暴監測以及其他各項國民經濟建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洪澇災害的監測是衛星遙感監測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針對其遙感影像可通過遙感集市雲服務平台免費下載或訂購的方式獲取。在洪澇災情評估中,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利用氣象衛星遙感資料,把各個縣的水情監測情況製作成災情信息圖像,從中可以看出水體所占面積的比例,使指揮決策部門能夠及時掌握水情的發展,為指揮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遙感監測服務在歷次的洪澇災害監測中都發揮了重大作用,利用氣象衛星遙感監測獲得的信息已成為各級領導指揮決策的重要依據。

利用衛星則可以大大加強火情監測能力,利用衛星遙感監測所獲得的信息成為撲火指揮部的主要依據。 颱風和沙塵暴是危害較大的兩種災害性天氣,在對這些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災害的監測中,衛星遙感監測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沒有衛星遙感監測時,對於颱風尤其是形成於遠海的颱風,人們無法知曉,更不能了解其強弱和移向等,造成很多被颱風突然襲擊的情況,而有了衛星遙感,颱風一經形成就處於衛星的監測之中,尤其是靜止衛星,觀測頻次高,可以進行連續性的觀測,對颱風的位置、強弱和移向等都可以作出比較準確的監測和預報,避免了很多悲劇的發生。近年來,隨着發生頻率的增高,沙塵暴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但沙塵暴多形成於較荒涼地區,觀測站點少,監測起來比較困難,而用衛星遙感監測則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用衛星進行遙感監測,不但可以監測沙塵暴的源地、路徑,對載沙量進行研究,將遙感信息輸入地理信息系統中,還可以估計出受沙塵天氣影響的程度,為防災減災和災害的治理提供依據。

此外,在雪災、乾旱、植被、漁情、泥沙、暴雨以及海冰等方面的監測中,衛星遙感監測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對大霧等災害性天氣、城市化進程以及城市熱島效應的監測也在研究之中,在不久的將來即可投人業務應用。

更為可喜的是,由我國自行研製發射的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已經成為我國進行遙感監測的主要資料來源,並且在工作中積累了大量成功的經驗,培養了許多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為衛星遙感監測服務在將來發揮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