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度尼西亞基督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印度尼西亞基督教印度尼西亞基督教各派的統稱。印度尼西亞總人口約2.13億(2000年),基督徒約3407.9萬,約占總人口16%。其中新教有宗派230個,約1502.1萬人,獨立宗派有21個,約335.8萬人,聖公會有宗派1個,約3000人,天主教有宗派1個,約580萬人,新興宗派有10個,約23.6萬人。有20種語言的足本《聖經》譯本,38種語言的《新約聖經》譯本,77種語言的非足本《聖經》譯本。

新教教會有:信義宗、五旬節派、改革宗、宣道會、印尼浸信教會、神的預言教會、循道會、基督教會;獨立宗派有:五旬節派神的教會、全備福音派等。

產生背景

16世紀,葡萄牙入侵,天主教正式傳入,以沙勿略等耶穌會士為主。1534年,葡萄牙的方濟各會在摩鹿加群島傳教。1562年時多明我會亦傳入印尼。1590年荷蘭人取代葡萄牙人控制印尼後,新教亦傳入。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職權的「聯合東印度公司」,對印尼進行長達350年的殖民掠奪,天主教的影響縮小,荷蘭改革宗教會在荷蘭權力範圍內成為官方唯一認可的教會。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荷蘭和德國各宗派傳教士的傳教活動積極,羅馬天主教和新教均從荷蘭殖民政府接受經濟資助。為避免基督教各支派和宗派之間的衝突,荷蘭當局向不同地區指派不同的團體。1850年以後,天主教又重新傳入印尼。1942年,日本侵入,1945年,日本投降,荷蘭統治和歐洲傳教事業中斷。日本投降後,印尼爆發八月革命,宣告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新教和天主教屬於官方認可的宗教。

天主教

天主教」一詞的西文源自希臘文,意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詞,為明末天主教傳教士進入中國[1]後,借用中國原有名稱對所信之神的譯稱,取意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與中國所信奉的神靈相區別,故稱其教為天主教。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穌基督,尊耶穌生母瑪利亞為「聖母」。「信經」[2]是天主教權威性的信仰綱要,也是信徒受洗入教時必讀的經文。其中《使徒信經》是最古老的信經之一,共十二條,有「十二端信道」之說,囊括了天主教信仰的主旨,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相信全能的父上帝(天主)。他化成天地,創造人類。2.相信天主聖子(耶穌基督)。耶穌降生為人、救贖人類,受難(被處死)、復活、升天,末日審判時將再次降臨。3.相信天主聖神(即聖靈)、聖教會、肉身復活等。

參考文獻

  1. 天主教的簡介以及天主教在青海省的傳播,青海新聞網,2006-08-20
  2. 信經,新浪博客,201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