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卻掃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卻掃編》多載宋代典制,有較高史料價值,如記載集賢院、弘文館在唐宋時代變遷和政治待遇:「唐開元中,始聚書集賢院,置學士、直學士、直院總之。又置大學士,以寵宰相,自是不廢。其後又置弘文館,亦以宰相為大學士。本朝避宣祖諱,易為昭文,然必次相遷首相始得之。其後惟王章惠隨、龐莊敏籍、韓獻肅降旨初拜直除昭文,故王岐公行獻肅制詞,有曰『度越往制,何愛隆名之私』者,蓋謂是也。」可補唐宋制度史之闕。再如樞密院長官的充任,可看出宋代重文輕武的政治傾向:「文臣簽書樞密院,始於右元懿,初稱樞密直學士簽書樞密院事,竟以本院學士而簽書院事而已。至張公齊賢、王公沔皆直以諫議大夫為之,不復帶學士,自是不復除。武臣簽書樞密院,始於楊守一。」所選論詩語,如言「用意太過,反失於鑿」,「作詩之外,他應有知」,及「作詩大要忌俗」等,均可取。 今有:《退齋筆錄·卻掃編》叢書集成初編本1912年版;《中國野史集成》,學津討原本1922版;《卻掃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卻掃編·彭文憲公筆記》商務印書館1966年版;《卻掃編》上海博古齋1945年本;《退齋筆錄卻掃編》中華書局1985年版;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本;《卻掃編》大象出版社「宋代筆記」第三編,2007年版。

作者簡介

徐度(509568年),南朝梁、陳將領,字孝節,湖北安陸人。官至司空。安陸(今屬湖北)人。徐度初隨梁始興內史蕭介征戰,以驍勇聞名。 梁大寶元年(550年),徐度隨陳霸先討伐據南康(今江西贛州東北)的蔡路養、高州刺史李遷仕的反叛,為其出謀劃策,兼統兵甲,屢建戰功。平定侯景之亂後,遷散騎常侍。紹泰元年(555年),陳霸先東征時,奉命護衛梁敬帝蕭方智至京口(今江蘇鎮江),領宿衛,主持留府事。是年,領兵屯冶城(今南京朝天宮一帶),立柵防守,擊退北齊軍的進攻。次年,又隨眾軍大破北齊軍於北郊壇(今玄武湖西北),累遷南徐州刺史等職。 陳天嘉元年(560年),平定叛將王琳,任侍中、中軍將軍。不久,代太尉侯瑱為都督湘、沅等六州諸軍事,後為中軍大將軍。天康元年(566年),進位司空。翌年,任車騎將軍,總督建康諸軍,平定湘州刺史華皎的反叛。光大二年正月卒,享年六十歲,追贈為太尉。

內容預覽

漢初,因秦官置丞相、太尉。武帝罷太尉,不置。久之,置大司馬而以為大將軍之冠。成帝復罷丞相、御史大夫,而取周官六卿、司徒、司空之名,配大司馬以備三公,而咸加「大」稱。後漢建武二十七年,復改大司馬為太尉,而司徒、司空並去「大」字,自後歷代因之。政和中,始盡遵周官,置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而以太尉為武官,禮秩同二府,大略如昔之宣徽使,而不以授文臣,而必以冠節度使為異耳。唐開元中,始聚書集賢院,置學士、直學士、直院總之。又置大學士,以寵宰相,自是不廢。其後又置弘文官,亦以宰相為大學士。本朝避宣祖諱,易為昭文,然必次相遷首相始得之。其後惟王章惠隨、龐莊敏籍、韓獻肅絳旨初拜直除昭文,故王岐公行獻肅制詞,有曰「度越往制,何愛隆名之私」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