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厄立特里亞國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厄立特里亞國旗

中文名稱:厄立特里亞國旗

外文名稱:

所屬國家:厄立特里亞

產生: 1993年4月23

長寬之比:3:2

正式形成時間:1993年5月24

厄立特里亞國旗,旗面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旗面由綠、紅、藍三個三角形組成。左側為紅色三角形,中間有一個由橄欖枝構成的黃色圓環。右上角為綠色直角三角形,右下角為藍色直角三角形。[1]

國旗簡介

旗面由三個三角形構成,靠近旗杆為紅色等腰三角形。紅色部分中有一個由三枝黃色橄欖枝構成的圓形圖案。紅色象徵為爭取獨立解放而鬥爭綠色象徵農業和畜牧業藍色象徵國家豐富的海洋資源和財富黃色象徵礦產資源橄欖枝象徵和平[2]

國徽

厄立特里亞國徽正中是一頭厄立特里亞獨有的單峰駱駝,它昂首站立於廣袤而豐饒的大地上,單峰駱駝宛如厄立特里亞的象徵。兩側飾以象徵和平的橄欖枝,下端飾帶上用提格雷語、英語和阿拉伯語書寫着國名「厄立特里亞國」。[3]

厄立特里簡介

厄立特里亞位於非洲東北部西鄰蘇丹共和國,南鄰埃塞俄比亞吉布提,東隔紅海與沙特阿拉伯和也門相望,扼紅海進出印度洋的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國海岸線長1200公里。[4]

厄立特里亞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東部平原由西北向東南緩傾。馬雷布河為最大河流。高原地區氣候宜人。

厄特包括了非洲擁有的多種地貌和氣候,有地球上最熱和最低的地點(科波谷地)和東非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費爾非爾)。

以雨育農業為主,80%的人口從事農牧業。生產落後,豐年糧食自給率僅60%~70%。屬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獨立後,政府着力經濟重建,制定了以私有經濟為主導的市場經濟發展戰略。

1991年5月,厄人陣與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並肩作戰,推翻門格斯圖政權,解放厄全境,成立厄臨時政府。隨即同埃塞過渡政府達成協議,厄於兩年內舉行全民公決,決定厄的獨立問題。

1993年4月23~25日,厄舉行全民公決,以絕對多數贊成厄獨立。同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亞正式宣告獨立。

首都

阿斯馬拉(Asmara),人口約50萬,海拔2300~2400米;年平均氣溫16.9℃,降雨量525.5毫米。

主要城市

門德費拉阿斯馬拉巴倫圖克倫市馬薩瓦市

氣候

厄立特里亞屬於高原地區氣候溫和,涼季(12月至次年2月)氣溫為15℃,熱季(5月至6月)氣溫為25℃。東部和西部平原地區氣候炎熱,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高原和西部地區全年降雨量為1000~2000毫米。東部除阿斯馬拉東北有一狹長的多雨帶外,大部分地區雨量不足,尤其是紅海沿岸平原,一年中大部分時間乾旱,呈沙漠狀態。

資源

厄立特里亞屬阿拉伯-努比亞地盾,該地盾元古代綠岩帶中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厄特國土面積的60%被元古代綠岩帶所覆蓋,地址成礦條件優良。主要礦產有重晶石長石高嶺土鉀鹼岩鹽石膏石棉大理石。地熱資源豐富,紅海沿岸和西部地區可能有石油和天然氣,截止2014年尚未探明儲量。截止2014年有16家外資企業與厄政府進行礦業開發合作,首座金礦於2010年底投產,截止2014年已探明儲量為2000萬噸,其中含31.1噸金,311噸銀,29.84萬噸銅、37.3萬噸鋅。厄水資源缺乏,境內河川不多,且多為季節性河流,土地面積10.1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15.8%。

人民生活

厄立特里亞人均收入低下,大多數人月工資在50~2000納克法之間。至1997年政府已投入12億埃元用於住房建設,但住房仍十分緊張。水、電、衛生、通訊等設施落後。

習俗

厄立特里亞歷史上曾是地區貿易中心,與周邊國家和民族交流頻繁。厄特社會融合了多種民族、宗教和傳統習俗,彼此相處融洽。由於受西方勢力影響較早,厄特城市生活較西方化。儘管厄特經濟落後,但社會秩序良好,犯罪率很低。厄特人民熱情好客,禮貌待人,開朗大方,對人恭敬而不失自尊,外籍人士盡可入鄉隨俗。

問候:握手是最常見的問候方式,其它還有擁抱、吻頰等。

會見:會見開始時,厄特人一般會請客人喝紅茶或咖啡,客人可接受或拒絕,要求自己加糖或不加糖,會談完畢前宜喝完。

就餐:厄特飯店、餐館主要供應意大利餐和當地餐。當地餐以牛羊肉為主,其中最有名的是「ZIGNI」(一種以小牛肉塊、西紅柿漿、辣椒粉等熬成的辣漿湯)伴以「INJERA」(一種當地穀物的酸餅)。

着裝:正式場合厄特人着西裝,打領帶或領結。非正式場合比較隨便,得體即可。總的說來,厄特人衣着比較保守,外國人在厄特應避免過於袒露的服飾。

時間觀念:厄特人的時間觀念不是很強,尤其是厄特商人,較隨意,但厄各政府機構人員比較守時。

禁忌:厄特民風純樸,社會風氣很好,外籍人士不可過於隨便,不拘小節,應以禮待人,講求文明、高雅。

旅遊

2008年,厄立特里亞以其「獨特地貌」和「原始珊瑚礁群」被英國旅遊網站評為世界七個最佳旅遊目的地之一。阿克蘇姆王國的大部分區域在厄立特里亞境內,尚存不少遺蹟。地形多樣,自然景觀豐富。阿斯馬拉、馬薩瓦、阿薩布和達赫拉克群島為有名的旅遊點。

阿斯馬拉皇宮

阿斯馬拉皇宮,為一金黃間以白色的傳統建築,原為意大利總督建造。其入口處上方是厄立特里亞的盾形紋章,宮門前布至今還擺着兩尊古老的意大利火炮和一些其它武器,作為侵略者的歷史罪證。右邊是一個有着小八角鈴的小城樓的小教堂,與呈八邊形狀的厄立特里亞教堂很相似。皇宮附近有過去皇帝對外接見和舉行宴會的建築。皇宮附近有過去皇帝對外接見和舉行宴會的建築。

阿斯馬拉大教堂

這座倫巴第-羅馬-呢可(Lombard-Roma-nesque)建築風的格阿斯馬拉大教堂建於1922年,其最為奪目的是那高高聳起的哥特式鐘塔,可以從城市的任一地方看到,因此,它被公認為有用的地標-——在迷路時,座位嚮導並指引方向。另外,這座大教堂還是小學、修道院、女修道院。所以參觀時可以一次領略阿斯瓦拉的三種不同的人文景觀。來此觀光時還可以爬到大教堂52米高的塔樓上欣賞阿斯瓦拉城的全景,特別是在整點鐘聲響起的時候爬上塔樓,那種場景更是引人入勝。

同中國的關係

中厄自1993年5月24日建交以來,雙邊關係穩步發展。1993年5月,中國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長楊福昌出席厄獨立慶典,與厄簽署兩國建交公報、《中厄貿易與經濟技術合作協定》等文件。伊薩亞斯總統於1994年和2005年正式訪華,2006年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並與胡錦濤主席會談。 2008年1月,厄財政部長伯哈尼等訪華。2008年11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努爾·白克力訪厄,簽署新疆與厄加什—巴爾卡省加強合作的備忘錄,兩地締結友好省區關係。2009年5月,中聯部部長王家瑞訪厄。

2009年雙邊貿易額0.4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0.39億美元,進口0.01億美元。中國主要向厄出口機械和電子設備、日用品及食品等,進口皮革、海產品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