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厭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厭煩是指一種情緒和偶爾的心理狀態,當一個人沒有任何特別的事情要做,對他周圍的環境不感興趣,或覺得一天或一段時間比較無聊或乏味的時候會有厭煩這種情緒。現代學者從文化層面出發,認為厭煩也是一種現代性現象。有研究者指出儘管現在對於厭煩沒有一種得到國際上共識的標準定義,厭煩並不是沮喪或無動於衷的一種代名詞。它更加像是一種處於不愉快狀態的心理,即缺乏可以令人渴望慰籍的刺激。根據BBC的描述,厭煩可能是一種危險和破壞性的精神狀態,會影響你的健康[1],不過有研究認為這種情緒有助於個體創造力。

Elizabeth Goodstein教授曾經在她的書《Experience Without Qualities: Boredom and Modernity》中對現代厭煩情緒的討論進行了綜合的分析。通過文學哲學社會學的多角度探索,她指出厭煩是一種散漫的表達現象,既是情緒也是智力,同時具有主觀性和客觀性。這種情緒不僅僅是對現代世界的一種回應,也是通過自身歷史經驗所規定的處理對此不滿的戰術。

詞源

中文「厭煩」一詞對應英語中的表達「Boredom」,北宋時期的文學家黃庭堅曾經寫過一首詩,他在詩句中使用了厭煩這個詞組:「從事常厭煩,歸心自如卷」。英文boredom則首次出現在狄更斯1852年的作品荒涼山莊》,而整篇小說boredom一詞出現了六次。

德語中相應的一詞為「Langeweile」,是由「Lange」和「Weile」組合而來,字面意義為長時候,意指當感到無聊時,時間過的非常慢。

祖魯語中,厭煩(boredom)和孤單(loneliness)的含義用同一個詞isizungu來表述。

心理學上的定義和應用

心理學的領域中,不同的學者對厭煩的定義有分歧,因此導致相關研究複雜化。心理學家Cynthia D. Fisher從心理活動的角度提供了厭煩的一種定義,她認為厭煩情緒是短暫性的不愉快的狀態,擁有這種情緒的個體會感到一種普適性興趣缺乏,難以對當下的活動集中精力。也有人認為情緒的產生和個體關注認知的處理過程有關係。在正面心理學中,厭煩被解釋為當個體因擁有足夠的技能來應付挑戰時,對這種一般性的事物做出的反饋。

現今對厭煩主要有三種分類,它們都牽涉到注意力相關的問題。這包括了個體被防止參與有趣的活動;被迫參與心理上抗拒的活動[2];或因其他原因無法在一項活動中保持參與度。通常有厭煩傾向指標評估一個個體經歷所有種類的厭煩的趨勢。現在的研究支持厭煩傾向明顯和注意力渙散有持續性的關聯,厭煩的情緒和其傾向無論是從經驗還是理論上都和抑鬱及相似症狀有聯繫。儘管如此,厭煩傾向與注意力偏誤的關聯程度和它與抑鬱的關聯程度同樣緊密。通常厭煩都被認為只是一種不重要的、緩和的情緒刺激,然而厭煩傾向和身心、社會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問題有着關聯性。

心不在焉是厭煩情緒的一種現象,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經歷過這種症狀。對心不在焉這種狀態現在沒有明確的診斷,定義為是當個體的注意力頻繁分散時的一種心理狀態。擁有這種症狀的人群趨於經受短期記憶損傷,通常是一些診斷為ADHD或抑鬱症的病症所帶來的影響。

伴隨抑鬱、缺乏動力的情緒,個體在身理上會出現疲乏、昏睡的症狀,這也是因厭煩而出現的症狀之一。當這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時,此症狀可以通過增加睡眠、減輕壓力或攝取足夠的營養來解決。

視頻

厭煩 相關視頻

這條花路,走一輩子都不厭煩
看了好多遍都不厭煩的電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