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縣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縣試童試考試中的第一場。童試是預備考試,通過才能取得秀才資格[1]

縣考

縣官主持,儒學署教官監試。

考前一個月,由縣署公告考期,(公告)

童生向縣署禮房報名。(屬於禮部的下官對口單位)

報考人填寫親供、互結、具結

準備及規則

摺疊履歷

本身姓名,年歲,籍貫,體格,以及容貌特徵。 同時填寫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歿履歷,過繼的人要寫本人親生父母三代。(親供)

互結

考生取具同考的五人,寫具五童互結保單,作弊者五人連坐。(五童互結保單)

具結

請本縣廩生具保,稱之「認保」。保其不冒籍,不匿喪,不替身,不假名,保證身家清白,非娼優皂吏之子孫,本身亦未犯案操踐業。完成 以上,方准考,名冊分存縣署[2]。(廩保)

各縣皆有考場,考四場還是五場由縣官決定。普通科考棚,大小均座北朝南,最南有東西轅門,圈以木柵,有一大院,院北為正門,叫「龍 門」,龍門後為一大院,供考生立院等候喊名。再北有三間大廳,中間為過道,考官坐西間,面東點名。再北有很多簡易多排座位,供考生 寫作

入場前,有「搜子」搜查考生全身,防止懷挾抄寫等張入場。(挾抄)

每場一天,黎明前,由縣官點名,童生帶考籃,內裝文具食物,戴校卡、准考證入場。如考生多,預先分排,每排五十人,院中立有糊紙燈牌,容易看清,依次漸行,點名入場。

先教官向考官一揖致敬,立考官背後,再集合做保廩生,次第向考官一揖致敬,立考官旁監視。童生點名入中廳大堂接卷,高聲唱某廩生保,廩生確認後應聲唱廩生某保,此為「唱保」。如做保廩生對考生有疑時,立即縣官查察或扣考,大堂上有酒水伺候。

考生按卷上座號,入座,衙役用牌燈巡行場內,考題貼板巡迴展示,考生填塗准考證號,諸考生開始寫作。 ¨卷有紅線橫直道格,每頁十 二行每行二十字,發素紙兩張以起草之用,唯題目及抬頭字,草稿中亦需填楷書,考生不得將答案寫於密封線外,違者作零分處理。

第一場為正場,錄取較寬,文字通順者即可錄取,取者准許府考,以下各場是否參加,由考生自己決定。自第一場至末場,每場考試隔數日 揭曉一次,第一場未取者,不能考第二場,文字較差者被淘汰,至末易能錄取人數甚少,為錄取秀才名額的二倍。再第一場取前列者,下一場提坐「堂號」,接近主試官,監試加嚴,或受面試,其人數以十名至二三十名為度。

視頻

古代考試 相關視頻

原來古代的考試,還有這種規矩,實在萬萬沒想到!
古代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個階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