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鳳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鳳樓》是由上海雲飛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江蘇海納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江蘇真慧影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丁海峰、何琳、王茜華、程前主演的年代劇。

該劇講述了"黃梅戲頭牌青衣"季素如何從純真的女孩成長為一個堅強的母親的故事。 該劇於2007年10月8日在廣州影視頻道首播。

劇情簡介

1938年,皖南白龍湖畔徽州縣城。城外槍炮隆隆,滿城人心惶惶。日本兵即將進城。當地知名徽商曾老太爺府上卻我行我素地張燈結彩,搭台唱戲,為曾老爺子祝壽。並將雙鳳樓宅門洞開,讓街坊鄰里無論尊卑都可上席吃酒聽戲。曾家少爺曾玉雪一直暗戀季班主的女兒--黃梅戲班大青衣季素,演出期間,約季素去後院拿賞銀,想趁機圖謀不軌,不料被曾家侍女茶花撞破,季素得以脫身,茶花卻在推搡之際不慎墜樓身亡。

日軍憲兵住進了曾家雙鳳樓,逼迫愛國商人曾老太爺出任維持會長,還進駐了黃梅戲季家班,要求為日本人唱戲。曾老太爺和季班主寧死不從。為了挽救整個季家班,季素答應了曾玉雪娶自己的要求,並約定,兩人只是"做戲"保全季家班,並不是真正的結婚。

燕朋得知曾玉雪娶親的消息,決定在娶親當日實施復仇計劃。不動聲色的燕朋巧妙地弄翻曾家接親的花船,搶走落入水中的季素。曾玉雪惱羞成怒,動用日本人遍地圍捕燕朋。得知搶親真相的季素對燕朋產生了深深的同情,在逃亡途中,兩人產生了真摯的愛情。在追兵逼近、黑槍瞄準的緊急關頭,季素一把推開負傷的燕朋,隻身回到曾家。身負重傷的燕朋被路過的白龍支隊副隊長楊秀救下。楊秀原來是季素的師妹。當年,省城軍閥王耀祖看上了季素,季班主為了保護女兒,聽從弟子衛安李代桃僵之計,瞞着季素狠心把楊秀送了出去。楊秀不堪凌辱,逃出王家加入了共產黨。

燕朋被救後,積極投身到抗日救國的大潮中,成為驍勇善戰的革命軍人。然而,命運又讓因傷來到雙鳳樓養傷的燕朋和季素再次見面。這次,燕朋毫不猶豫地決定帶着季素離開雙鳳樓。得知自己深愛的季素竟然要離開自己,嫉恨交加的曾玉雪決定報復。在他的陰險而狡猾的策劃下,季素成了出賣燕朋,向日本人告密的可恥之徒。在楊秀帶着偏見的怒斥下,燕朋對季素產生了深深的誤解。心灰意冷的燕朋在宮為友的撮合下,與深愛着自己的楊秀喜結連理。不久,回到雙鳳樓的季素生下一子--小純。為了撫養大自己和燕朋的愛情結晶,季素苦忍曾玉雪的折磨,只為能最終把孩子交給燕朋。一年後,楊秀也產下一子--小載。

49年解放軍進駐縣城,曾玉雪脅迫季素與明知不是自己孩子的小純外逃,逃亡路上和季素母子發生衝突,曾玉雪欲下毒手,關鍵時刻,恰被外出執行任務的楊秀撞見,楊秀擊斃了曾玉雪。年事已高的曾老太爺滿心歡喜地迎接大軍進城,彌留之際將雙鳳樓--這座有幾百年歷史的文物級老宅捐給了新政府。雙鳳樓成了徽州縣政府辦公地,燕朋等主要幹部也同時住進了雙鳳樓。

50年代末期,季素的兒子小純和楊秀的兒子小載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成長起來,小載當上了縣公安局的科長,小純由於出身問題受到歧視,只能通過繪畫寄託着自己的情感。老幹部宮為友的女兒珍珍從小就與英武的小載青梅竹馬,然而珍珍隨着年齡的增長,漸漸被這個繪畫青年作品中的悲憫情懷所打動,義無反顧地愛上了小純。小載豈能容忍小純的橫刀奪愛,更不能容忍珍珍對他的背叛,在一次藝術青年的聚會上,小載以流氓罪為由逮捕了小純,並在衛安別有用心地安排下,逐步定罪為反革命。季素為了燕朋和小純自殺身亡。為救小純,楊秀拋棄個人情感恩怨,怒斥小載,並不顧自己生病的身體,給遠在農村勞動的燕朋報信,燕朋立即向組織上如實地承認了自己與小純的血緣關係,衛安大喜,以為抓住了燕朋的所謂生活作風問題,就可以讓燕朋永遠翻不了身。

老紅軍宮為友一直在向上級反映燕朋是一個堅持黨性原則的好幹部。經過組織調查,查清了衛安的報復行為,燕朋重新被任命為縣委書記。組織對小載心胸狹窄的過激行為作了處分。小純的問題被定為人民內部矛盾。燕朋、楊秀、帶着小純、珍珍來到季素的墓前,向戀愛中的後輩們講着這位一生不幸而忠貞的女性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1]

幕後花絮

1.何琳在劇中有顯露身段、唱功的戲份,為此何琳特意請了一位黃梅戲老師跟組拍攝,即學即唱。由於氣溫高,年代戲服裝厚,再加上連續高強度的拍攝,喉嚨沙啞、身體疲憊的何琳卻還是一直堅持着拍攝。

2.劇組在徽州古城拍攝時,熱情的當地百姓帶着全家大小觀看劇組的拍攝,將現場圍了個水泄不通,而當天這裡的觀光遊客也發現了比景點本身更加吸引的東西,將警戒線都沖斷了好幾根,現場幾度瀕臨失控,幸好當地的警方和市容也全部出動幫助維持現場的秩序,劇組的拍攝才得以順利完成。

劇集評價

該劇在大起大落的歷史與命運的雙重擠壓下,透射出穿越時空、迴腸盪氣的人性魅力。從這個意義上講,該劇已經具備了史詩電視劇的風格。

該劇多處採用的寓戲於劇,以戲推劇,劇戲交融的手法。再加上拍攝地黃山古樸、優美的自然風景,如灰瓦白牆、百年牌坊、木雕古宅、幽深老街、青山綠水等傳統文化的氛圍,這些都為該劇添色不少。

該劇與以往該類電視劇追求大縱深、大人物、大作為迥然不同,導演很精巧地選擇三個時代特徵鮮明的歷史橫斷面,通過集中表現歷史大背景下,雙鳳樓中作為個體的兩代人在這其中的生死糾纏、愛恨情仇,來折射出歷史的厚度與人性的深度。

該劇在改編的過程中既保持了魯老作品中激烈人性搏鬥的精氣神,又很好的避開了年代劇的高壓線。主創方獨具匠心地採用了安徽傳統劇目黃梅戲,優美的唱腔和獨特的唱詞成了推動故事發展、人物情緒升華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這種如行雲流水般的嵌入,使該劇的品質達到了一個飛躍。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