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參,中藥名。具有益腎,活血調經之功效。

雙參屬(學名:Triplostegia)是川續斷科下的一個屬,為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1]

別名

山苦參、子母參、合合參、童子參、蘿蔔參、羊蹄參、青陽參、合包參。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歸經: 歸腎、肝經。

功效: 益腎,活血調經。

主治

用於腎虛腰痛,遺精,陽痿,月經不調,不孕,閉經。

相關配伍

治肝炎:(雙參)30g,與豬肝蒸服。(《雲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 煎湯,15-30g。

採集加工

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大花雙參又名: 大花囊苞花。柔弱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45厘米。主根紅棕色,常二歧,稍肥厚,略呈紡錘形,成對生長,長3-4厘米,徑約0.5厘米,一個較大,一個較小。根莖纖維狀,具2-4節,節間長約1厘米。莖纖細,單一,直立,微四棱形,具溝,被白色長柔毛和糙毛,有時夾有腺毛。葉對生,基部相連;下部葉輪廓倒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3-8厘米,先端圓,基部漸狹,無柄,2-3對羽狀深裂或淺裂,中裂片大,寬橢圓形,兩側裂片漸小或呈牙齒狀,邊緣鋸齒狀或具鈍齒,上面濃綠色,下面蒼白色,粗糙而厚,兩面被長柔毛,莖上部葉依次漸小成苞片狀。花成疏鬆頂生二歧聚傘圓錐花序,第1-2回分枝細長,密被白色平展毛和腺毛;分枝處各有一對苞片,線形,長0.5厘米,頂端鈍,邊緣有淺齒或全緣,具1脈。下部苞葉狀,長約2厘米,邊緣淺裂或鋸齒狀,密被白色平展毛和腺毛。花梗長2-3毫米;小總苞萼狀,4裂,裂片披針形,長2-3毫米,端急尖,密被黑色腺毛。萼筒卵形,具8條肋,檐部具5齒,齒端急尖,被長硬毛;花冠白色帶粉紅色,基部狹筒狀,上部漏斗形,近輻射對稱,長1-1.2厘米,外面微被白色柔毛,裂片5,長為花冠的1/3,先端鈍。雄蕊4,插生花冠管上部,稍伸出,花葯黃色,內向;子房下位,包圍於狹長圓形囊狀小總苞內,花柱短於雄蕊,柱頭頭狀。瘦果包於囊苞內,果時囊苞4裂,裂片先端直尖,無曲鈎。花果期7-10月。

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莖水平伸展,主根常增粗呈紡錘狀。葉交互對生,無托葉;基生葉成假蓮座狀,葉片邊緣具齒或羽狀裂,無柄或基部緊縮成短柄;莖生葉和基生葉同形,向上漸小且漸無柄;枝和小枝具腺毛。花成二歧疏鬆聚傘圓錐花序,密被白色平展毛和腺毛,分枝處有一對苞片,苞片條形;小總苞兩層,4裂,頂端具鈎,外面密生腺毛。花小,兩性,五數,近輻射對稱,具短花梗;萼細小,壇狀,具8條肋棱,萼檐極短,盤狀,具4-5齒;花冠筒狀漏斗形,頂端4-5裂,裂片幾相等,白色、粉紅色或紅色,早落,在芽中呈覆瓦狀排列;雄蕊4,等長,和花冠裂片互生,花絲分離,着生在花冠管上部,花葯內向,背着;花柱1條,線形,柱頭頭狀;子房下位,1室,狹細,胚珠1枚,懸垂於室頂;瘦果具1種子,種皮薄,包藏在囊狀小總苞內,小總苞頂端常具曲鈎,成熟時自頂端破裂;種子近圓形,柱狀,兩端漸尖,平滑,具2條不明顯的棱;胚小,胚乳豐富。

分布

本屬2種,分布於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馬來西亞及我國西南(雲南、西藏、四川)、西北(陝西、甘肅)、湖北及台灣 。

模式種

屬模式種: 雙參 T. glandulifera. Wall. ex DC.

所有物種

大花雙參;雙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