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燈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評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永樂票務 的圖片

雙燈記》根據張秀峰、郭其榮、葛秀海口述,唐建、朱志清、傅工青記錄本整理。整理:何孝充、郭啟宏。評劇傳統劇目。此目乃西路劇目。

劇目介紹

評劇《雙燈記》劇情介紹:

此目分八折,其中《賣水》、《趕腳》《背土地》等,均曾獨立演出。

賣水

趙洪恩居官不正,問死罪,為孫大人所救,遂將女兒美蓉許孫之次子繼皋為妻。一日,美蓉賞花,叫一賣水力夫澆花,正是繼皋。美蓉始知孫家遭災落難;其父嫌貧愛富,已逼繼皋退親。美蓉恨父,遂約定三更在花園向孫贈銀,助其科考成名,時有竊賊劉三巧遇,先將包袱接走,繼皋來時,正遇巡夜捉賊,誤拿繼皋,被趙洪恩送官治罪。

盤樓

繼皋入獄,其兄赴京,孫母氣極撞死,只有繼皋嫂帶幼子寶童,無以為計,遂賣子葬母,寶童被賣在趙家,做美蓉的小童,經盤問寶童,知繼皋入獄,遂贈銀叫寶童回家,並囑在門前掛兩個白燈為記,以便親往訪認。

對門樓

正月十五日家家懸燈,美蓉化男裝訪至孫家,寶童母盧鳳英見是男人叫門,再三盤問,後見美蓉繡鞋,始開門妯娌相會,約翌早同去探監。

探監

繼皋坐監暗恨趙家父女相害,恰美蓉、鳳英攜寶童前來探監,經鳳英說明,繼皋始信美蓉搭救孫家,並立志為繼皋平反,繼皋囑美蓉赴考早歸,美蓉別繼皋赴京。

趕腳

美蓉扮男裝,冒夫名,趕赴京城,途遇趕腳劉三,被看出破綻,遂將美蓉馱至家中欲逼婚,劉母乘兒不在,問明真情,放美蓉逃走。

背土地

劉三見美蓉被放走,急忙追趕,美蓉躲進土地廟,恰有二差人見劉、三可疑,亦進廟裝成土地爺、土地奶奶。劉三趕到,先向土地禱告,承認做壞事多,好事少,拜罷去搜美蓉,往上首被土地爺拌倒,往下首被土地奶奶拌摔,賭氣把土地奶奶背出門外,又背土地爺,被二差鎖拿,美蓉始得救。

伯嬸會

孫繼成看榜中榜眼,而頭名狀元則是孫繼皋。為弄清真相,遂去拜訪狀元,伯嬸相會,美蓉道岀真情,為救繼皋,雙雙請命回鄉祭祖。

雪冤

無極縣知縣沈不清,接到回批文書,提出繼皋,待午時三刻問斬。衙役來報,二位欽差到,沈命停刑,迎接欽差。美蓉進衙,抓審劉、三,削職縣官,救出繼皋,一家團聚。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

視頻

雙燈記 相關視頻

中國戲曲是指尖上的藝術
中國戲曲文化周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南戲,謀略學,2020-07-19
  2. 山東呂劇大全,戲劇網,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