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誼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誼鎮位於宜賓市翠屏區,東西橫距1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7.5公里,幅員面積123平方公里,東鄰翠屏區明威鄉,南界翠屏區宗場鎮,西接敘州區李場鎮、隆興鎮,北毗翠屏區永興鎮。轄21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228個村(居)民小組,全鎮總人口31200左右,耕地面積28319.3畝,森林覆蓋率50%。全鄉有花古、新政、大橋三個場鎮。全鎮地貌屬小盆地,中丘為主,山谷縱橫,最高海拔420米,最低海拔380米,大小溪流穿越其間──黃沙河水系發源地。[1]

地理位置

雙誼鎮地處宜賓縣縣城柏溪東北部,東鄰翠屏區明威鄉,南界翠屏區宗場鄉,西接宜賓縣李場鎮、隆興鄉,北毗宜賓縣永興鎮。東西橫距1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7.5公里,幅員面積123平方公里。

建制沿革

雙誼鎮始建於1946年,民國35年(明光鄉與打鐵鄉合稱);

解放初期稱雙誼鄉;

1954年改稱新政鄉;

1958年稱大橋公社;

1984年又恢復為雙誼鄉;

1992年9月撤區並鄉,將原花古鄉、新政鄉、雙誼鄉合併為雙誼鄉;

2014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雙誼撤鄉建鎮,稱雙誼鎮。

2018年7月,經報國務院批准,撤銷宜賓縣,設立宜賓市敘州區,將原宜賓縣的雙誼鎮劃歸宜賓市翠屏區管轄。

行政區劃

雙誼鎮轄2社區居民委員會21村民委員會。雙誼鎮人民政府駐雙誼鎮雙誼社區振興街1號。

511502118001雙誼社區

511502118002花古社區

511502118201左廟村

511502118202紅場村

511502118203文光村

511502118204羅咀村

511502118205堰豐村

511502118206新政社區

511502118207雙鳳村

511502118208羅林村

511502118209明光村

511502118210雙華村

511502118211五里村

511502118212三岔村

511502118213毛橋村

511502118214真武村

511502118215陳橋村

511502118216銀定村

511502118217文明村

511502118218同盟村

511502118219老店村

511502118220魚形村

511502118221花古社區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雙誼鎮地形整體呈西北高,東南低態勢。西北部為大小山脈錯落其間,有鄉境最高點,海拔420米的梁子坡、金銀山,鄉境最低點海拔380米的羅咀村七家寺下漁河口;全鄉地貌屬小盆地型,中丘為主,山谷縱橫。

氣候

雙誼鎮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潤。年降雨量1125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6℃—18℃,屬長江谷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兼有南亞氣候屬性。

水文

雙誼鎮有大小溪流穿流其間,是長江上游黃沙河水系發源地;森林覆蓋率50%。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雙誼鎮有耕地面積3.05萬畝,人均耕地面積0.897畝。

礦產資源

雙誼鎮礦藏資源以鐵、錫和天燃氣等為主。

農業資源

雙誼鎮糧食作物主產水稻、玉米、紅苕、花生、油菜;經濟作物以李子、枇杷、櫻桃、黃金梨、芽菜、苦筍為主;畜牧業以肉兔為主。

人口

2003年末,雙誼鎮總人口31075人,總戶數8880戶,其中農業人口29292人。人口出生率千分之10.44,人口自然增長率千分之4.81,符合敢策生育率96.9%,全鄉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約253人。

建立縮圖錯誤:檔案的尺寸超過 12.5 MP

經濟概況

綜述

2014年上半年,雙誼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089萬元,增速為8%。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14.5%,稅收收入130萬元;非稅收入68.27萬元。

2014年,雙誼鎮轄區已內建有6平方公里縣級食品工業園,現已入駐川興酒業、兆年酒業、金玉養殖、富康食品等多家企業,年創產值近5億元。糧食釀酒、油樟苦竹、肉兔畜禽、芽菜果蔬四大特色產業與城市郊區、物資集散、農村旅遊、便捷交通四大區位優勢,已初步形成宜賓市城郊經濟發展的重要構架。宜賓縣縣委提出的「工業強縣」戰略,憑藉宜賓縣「十二五」規劃,定位雙誼鎮為宜賓縣經濟發展增長極。

第一產業

2014年,雙誼鎮紅粱年產量達4000噸,產值2500萬元;芽菜平均畝產3000斤,年產量15000噸,產值3000萬元,人均增收2800元。

第二產業

2003年,雙誼鎮共簽約5項,續約1項。其中種養業4項,加工業1項,捐助性項目1個,實際簽約資金361萬元,到位資金191.5萬元。占任務的118%,比2002年同期增長128萬元。

第三產業

2014年上半年,雙誼鎮實現鄉村旅遊收入達到700多萬元。為了做大做強鄉村旅遊,雙誼鎮引導支持,加大基礎配套實施建設,提高服務功能,以旅遊業為支撐,帶動第三產業,實現總產值3368萬元。[2]

交通

宜賓縣幹道斗(斗笠壩)白(白花鎮)路、雙(河口)觀(音)公路穿越雙誼鎮境內,雙誼鎮境內幹道硬化達100%以上。東接內宜高速公路,宜(賓)樂(山)高速公路。雙誼鎮通村道路100%,社道95%,戶道80%以上,村村交錯相通,戶戶相連。

文化

雙誼鎮黨委、政府推進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以「三優一學」、「星級農戶創評」和「三戶創評」為載體,把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融入到文明單位、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中,取得可喜成果。目前,全鄉有區級文明單位2個,市級文明單位1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