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反射星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反射星雲

 

 

 

反射星雲,是靠反射附近恆星的光線而發光的,呈藍色。反射星雲的光度較暗弱,較容易觀測到的例子是圍繞着金牛座M45七姊妹星團的反射星雲,在透明度高及無月的晚上,利用望遠鏡便可看到整個星團是被淡藍色的星雲包裹著的。

概述

1999年12月哈勃遺產計劃小組捕捉到這張獵戶座反射星雲NGC1999的照片。反射星雲(reflection nebula),是靠反射和散射近旁的照亮星的光而變得明亮可見的星雲。2010年所知HH天體是由非常年輕的恆星噴出的高速氣流

反射星雲

靠反射和散射近旁的照亮星的光而變得明亮可見的星雲。與發射星雲的發射線光譜不同,反射星雲的光譜是和照亮星相似的吸收線光譜。反射星雲照亮星從早B型到G、K型(見恆星光譜分類)都有,多數為B1~B8型。

特徵

反射星雲與呈紅色的發射星雲不同,反射星雲是靠反射附近恆星的光線而發光的,呈藍色。反射星雲的光度較暗弱。

反射星雲,以天文學的觀點,只是由塵埃組成,單純的反射附近恆星或星團光線的雲氣。這些鄰近的恆星沒有足夠的熱讓雲氣像發射星雲那樣因被電離而發光,但有足夠的亮度可以讓塵粒因散射光線而被看見。因此,反射星雲顯示出的頻率光譜與照亮他的恆星相似。在星雲中散射光線的是含碳的微粒(像是鑽石塵粒)和其他成分的元素,特別是鐵和鎳,後二者經常會排列在星系磁場中,造成星光輕微的偏極化(Kaler,1998)。哈柏在1922年就區分出了這兩種類型的星雲。

由於散射對藍光比對紅光更有效率(這與天空呈現藍色和落日呈現紅色的過程相同),所以反射星雲通常都是藍色的。

特徵種類

藍色的反射星雲反射星雲本身不發光,其主要成分是星際塵埃。它們能夠被看到主要是因為它們反射了鄰近恆星發出的光。這類星雲通常都呈藍色,這是因為它們反射的藍色光較多。事實上,發光星雲和反射星雲通常是不可分的,它們總是呆在一起。我們把它們統稱為「漫射星雲」。這些星雲中通常會孕育着年輕的恆星。

在已知的反射星雲大約有500個,其中最好看的就是圍繞在昴宿星團周圍的反射星雲,在天空中同一個區域中還有藍色的三裂星雲。心宿二是非常紅的一顆紅巨星(光譜分類為M1),被一個巨大的紅色反射星雲圍繞着。

主要區別

昴宿五反射星雲反射星雲與發射星雲的發射線光譜不同,反射星雲的光譜是和照亮星相似的吸收線光譜。反射星雲照亮星從早B型到G、K型都有,多數為B1—B8型,而激發發射星雲的恆星都早於B1型;另一方面,有些照亮星為B1型的亮星雲,具有過渡光譜型,即同時存在發射線和吸收線。也觀測到一些混合型的亮星雲,即在同一個星雲里,一部分表現為發射星雲,另一部分表現為反射星雲。

發射星雲和反射星雲並沒有本質區別,它們之間的不同光譜特徵是由照亮星的類型(B1型似乎是分界線)決定的。在反射星雲中,由於照亮星的溫度較低,缺乏很強的紫外輻射,不能有效地激發星雲中的原子,因而光譜中不出現發射線。[1]

參考文獻

  1. 宇宙奇觀——蟹狀星雲,新華網202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