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反彈道導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反彈道導彈是一種旨在攔截彈道導彈的導彈。彈道導彈能夠依照彈道飛行軌跡投射核彈頭,化學彈頭,生物武器彈頭或常規彈頭。「反彈道導彈」可用來描述任何一種設計用來對付彈道導彈的導彈系統。不過,它常常特指用於那些遠程,裝備了核彈頭,用於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的導彈系統。

歷史上只有兩個反彈道導彈系統投入過正式使用,它們是美國的衛兵系統和俄國的A-35反彈道導彈系統。前者使用LIM-49A「斯巴達」和短跑兩種導彈進行攔截,而後者使用Galosh導彈進行攔截。每一個導彈裝備了核彈頭。衛兵系統只服役了很短一段時間;俄國的系統進行了改進,現在仍然可以使用,新的名稱是A-135[1],使用Gorgon和Gazelle兩種導彈。不過,美國的陸基中段防禦系統(Ground-Based Midcourse Defense簡稱GMD,就是之前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最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作戰能力。它不使用火藥,發射的是動能彈丸。

反導技術的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64年2月,毛澤東會見一批科學家時說:「有矛必有盾,搞少數人有飯吃,專門研究這個問題,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總是要搞出來的。」。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首次明確提出防禦戰略設想。

中國反導系統仍然停留在研究層面上,並未投入實際使用。故官方並沒有明確現在中國所具有的反導能力。

因存在一本《863先進防禦技術通訊》的刊物,故可認為863計劃中包含反導的相關研究。

2010年1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境內進行了首次中段反彈道導彈試驗,並取得了成功[2]之後數年紅旗-19大氣層內外反導導彈的一些資料開始披露。

日本

2007年3月29日,日本在東京北部的航空自衛隊基地埼玉縣入間空軍基地部署愛國者-3型導彈。

2007年11月29日,日本在東京東部千葉縣習志野空軍基地部署了第二套彈道導彈攔截系統。

2007年12月18日,日本防衛省宣布其海上自衛隊金剛級驅逐艦當天在夏威夷考愛島附近海域試射了標準-3型(SM-3)海基攔截導彈,並成功的擊中假設的模擬導彈。

陸基反導系統主要用於低空攔截,海基反導系統主要用於高空攔截,他們共同構成了日本的主要導彈防禦體系。

視頻

反彈道導彈 相關視頻

超級震撼的黑科技,洲際彈道導彈攻擊全過程
中國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如果實戰沒有打中怎麼辦?答案十分簡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