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受試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受試者
圖片來自飛速度

受試者是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不僅是被動承擔研究的載體,也是創新和互動式的研究中的合作者。人文、人道地對待受試者,是基本的科研道德要求。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倫理學教研室叢亞麗說,科研倫理應遵循的3個基本原則是有利、尊重和公正。只有保證醫學研究按照符合倫理規範的軌道健康發展,才能實現它的真正社會價值。[1]我們注重在研究中追求科學、不斷創新,更加注重在研究中對受試者的尊重與保護,而且強調對研究的行為負責,注重科研誠信。包括中華民族在內的全人類的健康維護,需要符合倫理的高水平醫學研究。對此,我們責無旁貸。

北京大學受試者保護體系將通過為研究者提供高質量和多渠道的培訓,對研究方案進行獨立、及時和高效的倫理審查,對研究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對未來研究者領導力的培養和維護科研的誠信等,全方位地對受試者的權益進行保護。[2]

倫理和管理

受試者是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不僅是被動承擔研究的載體,也是創新和互動式的研究中的合作者。人文、人道地對待受試者,是基本的科研道德要求。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倫理學教研室叢亞麗說,科研倫理應遵循的3個基本原則是有利、尊重和公正。但我國在科研誠信、生物醫學科研倫理和管理等方面,無論是在認識還是實踐上,仍然有較大的空間有待改善。隨着我國對創新藥物研發的重視和加強,以及生物製品和藥品研發的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科研倫理審查能力的欠缺和對倫理審查委員會的管理薄弱等現狀,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醫學研究創新與發展的一個瓶頸。

成立由來

2010年北京大學受試者保護工作體系在北京成立,來自教育部、衛生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及北京大學醫學部等有關方面的領導和專家出席成立儀式。受試者保護工作體系是國際知名生物醫學科研機構在加強醫學研究管理和促進受試者保護方面通用的有效工作模式,也是一所醫學科研機構是否達到世界一流的具體體現。北京大學批准成立受試者保護工作體系,該體系將通過為研究者提供高質量和多渠道的培訓,對研究方案進行獨立、及時和高效的倫理審查,對研究過程進行倫理監督,對未來臨床和科研領導者的能力培養和維護科研的誠信等,全方位地對受試者的權益進行保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