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質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變質說(Transubstantiation ),或作化質說,乃天主教聖餐(Eucharist423Eucharist)的教義,認為經過祝聖后的餅和酒「偶性」(accidents)雖然一樣,但「實質」(substances)已經變成真正的耶穌的肉和血。這理論拒絕了某些更極端的看法(像迦百農派),認為祝聖后的餅與酒是偶性與實質均改變為耶穌的血和肉;若問為什麼酒沒有血味,餅的咀嚼沒有肉的感覺,則答要運用信心。天主教對聖餐的正式教義指出,與人之感官接觸的是沒有改變的「偶性」,故感覺上仍是餅與酒,但改變了的是「實質」,這才是需信心接受的對象。

天主教」一詞的西文源自希臘文,意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詞,為明末天主教[1]傳教士進入中國後,借用中國原有名稱對所信之神的譯稱,取意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與中國所信奉的神靈[2]相區別,故稱其教為天主教。

簡介

「變質說」一詞在十二世紀下半葉廣泛流行,到了1215年的拉特蘭會議(Lateran Council),才第一次成為教廷正式的教義;當時只是有這個詞語,卻還未發展出內容來。直到十二世紀下半葉,亞里士多德哲學(Aristotelianism157Aristotelianism)的形上學流行,教會便把偶性與實質分開來解釋,一方面可以強調神在聖禮的臨在,另一方面又避過了感官的質詢,這時的變質說最重要的詮釋者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160Thomas Aquinas)。

到天特會議時,此教義雖然沒有什麼新的解釋,也沒有專門性的哲學理論,它卻重新肯定這個中世紀的理論,自此以後便沒有什麼改變。1551年天特會議第十三次會議(十月十一日)之「論至聖聖餐禮教令」的第一章說︰「在莊嚴的聖餐禮中,餅、酒被祝謝之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真神真人,便確實地、實質地包含在那些可嘗到的東西內。」

第四章之「變質說」指出︰「餅酒經過祝謝,餅的實質就全部變成為我們的主基督身體的實質,而酒的實質也全部變成為祂血的實質;這種改變,聖天主教適當地稱為變質說。」

頗符合天特會議反改教運動的精神的,是它加上十一道咒詛令,來排拒一切與它相反的了解,如第一條︰「若有人否認,至聖聖餐禮實在包含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身體和血、靈魂和神性,因此包含着整個基督;反之,祂在其中只是如在一種記號中,或表象中,或說,只有祂的能力在其中︰那人當受咒詛。」

自十五世紀後,東正教會也用上變質說的專門詞語,像metousiosis(實質的改變),甚至正式承認這教義(像1672年的耶路撒冷會議);但這決定叫不少東正教神學家不安,近代靜靜地反對的人更多,他們既不提此教義,又避免用他們的專門詞彙,因為他們不想與拉丁的經院學派扯上任何關係。

反對變質說的言論和行動向來不少,但鮮有像英國的「反變質說宣言」那樣戲劇化。1673年英國通過了「測試法案」(Test Act),要求一切身負公職人士(包括民事和軍事的)都要公開宣布,拒絕接受羅馬天主教教廷的變質說,該宣言說︰「我宣布,我相信主餐聖禮並沒有變質這回事;或說,無論由誰祝聖,在祝聖時或之後的餅與酒都沒有改變。」其正面意思即是,凡任公職者必須接受聖公會對聖餐的定義。測試法案在1828年取消了。

反對天主教之聖餐觀也是改教運動的主題之一(參聖餐423Eucharist 聖餐)。路德(Luther750Luther, Martin)提出「合質說」(Consubstantiation312Consubstantiation),指出祝聖后餅、酒仍為餅、酒,但領食時耶穌之血、肉卻與餅、酒同在。但路德從未用過「合質」一詞。

慈運理(Zwingli1260Zwingli, Ulrich)不接受路德或天主教的解釋,他認為聖餐只是一種紀念性的聖禮,祝聖並沒有改變餅、酒的本質,也不會因此就使耶穌的血、肉與餅、酒同在。就是因為這個分歧,德國與瑞士的改教家一直不能攜手合作。加爾文則採取介乎路德與慈運理之間的意見,否認祝聖會改變餅、酒於分毫,也否認聖餐只是一紀念儀式,他認為有信心的領餐人士,能得着基督之身體與寶血的能力,這一理論(有時稱作實際論,virtualism)與許多聖公會主要的改教家看法相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