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典美女(詞語解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典美女

來自 網絡網 的圖片

古典美女 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古代長得好看的女子,或符合中國古代審美的女子。

主要特點有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頸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俠骨柔腸,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冰清玉潔,守身如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古典美女 [1]

外文名稱 Classical beauty

釋義 古代長得好看的女孩

特點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等

基本信息

古典美女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頸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俠骨柔腸,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

冰清玉潔,守身如玉。

中國古代美女標準

中國古代美女的標準是以中國民族的審美觀念為依據,以中國女性的生理特徵為特色。

這是因為中國女性身材相對嬌小,女性外在生理特徵不如西方女性發達突出,發黑且直,面部輪廓較平緩而且顯得協調生動,眼睛呈黑色或棕色,皮膚細膩而呈淡黃色,整體曲線柔和勻稱。

對中國古代女性形體的審美觀念,在各時朝代文人的著作中有許多的描繪。

屈原的《楚辭》從審美的角度對美女的容色體態做了逼真的描寫。在《大招》中有:"娥眉曼只","容則秀雅"。"小腰秀頸","豐肉微骨"等描述。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寫道:"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他在《神女賦》中寫道:


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溫潤之玉顏,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觀。眉聯

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曹植在《洛神賦》中寫道: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 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綠波。接着,又"近鏡頭"地具體描繪洛神的形體、容貌之美: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

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鋪承權;環姿艷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日本學者笠原仲二依據《詩經》、《楚辭》、《戰國策》、《列子》、《淮南子》、《文選》等古籍歸納出中國古代人心目中的美女的主要條件;年輕,身材苗條,肉體豐滿,削肩,皮膚白皙細膩,黛眉明月,長垂的雙耳,隆鼻,朱唇 ,齒如貝露,黑亮的濃髮等。

對美女的審美觀念

中國的各朝各代對美女的審美觀念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唐代的美女形象,在婉麗溫雅外,又強調體態豐肥的健美。

宋以後,盛唐時期的陽剛之美讓位於宋代陰柔之美;開闊豁達

的心胸代之以哀婉幽怨的柔腸;體態豐滿、儀容典雅的豐碩之美,

讓位於孱弱纖細的清癯之美。女性病態美日漸成為女性美的模式。《西廂記》中崔鶯鶯是"淡白梨花面,輕盈楊柳腰","翠裙鴛繡金蓮術,紅袖鸞銷玉筍長","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 明代以來,人們開始注重女性形體的完整的美。明代才女葉小鸞著有《艷體連珠》,分別吟詠婦女的發、腰、足和全身。葉小鸞的母親沈宜修又作《續艷體連珠》除發、腰、足外,又吟詠了婦女的眉、目 、唇、手四個部位或器官,使得女性人體美更為完備。葉小鸞所吟詠,描繪的女性發、腰、足之美,正是明代重視纏足時期,士大夫們欣賞女性形體美的最重要的人體部位。頭,腰,足三者皆美,則女性的整體形象也必然是美的。黑而長的秀髮,柔軟纖細的腰身,纖細窄小的腳就構成了明代標準的瘦美人。葉小鸞特別注意到女性全身整體形象的美:

蓋聞影落池中,波警容之如畫。步來簾下,春訝花之不芳。故秀色堪餐,非鉛華之可飾;愁容益倩,豈粉澤之能妝?是以蓉暈雙頤,笑生媚靨,梅飄五出,艷發含章。

美麗的女子,整個身影具有整體的美,而且她的美不是靠脂粉鉛華所能打扮出來的,是一種"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優美的身姿,如花的雙頰,柔媚的笑容構成了整體的美,就像梅花的美是五個花瓣共同構成的和皆的美;更重要的是,女性的美麗來自優秀的內在品質和修養,來自內在的美。

身為女性,而且是容貌出眾,才華超群的少女葉小鸞,她的女性美觀念,比起當時的士大夫、文人來要進步得多。她不是從觀賞、玩弄女性的角度來看待女性美,而是把女性美看作一種客觀存在的、和皆的整體美,自然美與內在美相一致的完美形象。這是難能可貴的。

明未清初人衛泳的《悅容編》(又名《鴛鴦譜》)。是一篇有關女性美的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分為:隨緣、葺居、緣飾、選侍、雅供、博古、尋真、及時、晤對、鍾情、藉資 、招隱、達觀等十三部。

文章對美女的選擇、美女的居住環境、室內陳設、識字女子室內的書畫、書籍,直到美女的修飾、化妝都有所論述。特別對美女的各種情態,作了淋漓盡致的描繪。衛詠認為女子的美醜,沒有絕對的、僵死的標準,是人們的一種主觀感受。他說:"大抵女子好醜無定容,惟人取悅,悅之至而容亦至,眾人亦收國土之享。"女子的美醜,只在於男人的主觀愛好。有喜歡她的人,她的容貌在喜歡者的眼中就變得美麗了,眾人也就跟着說這位女子美貌出眾。也就是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

基於這種對女性美審美標準的相對性的認識,作者提出選擇美女(妻、妾)"要以隨其所遇,近而取之,則有其樂而無其累"。而不要苛求,不要對女子吹毛求疵。主張選擇女子要隨緣分,而最美的女子是不容易遇到的,不要過分追求。"天地清淑之氣,金莖玉露,萃為閨房。遇之者,若前世,若夢中,瑟鳴鐵躍,劍合龍飛,一切關河歲月,都不能間隔。然非奇緣不遇。"沒有"奇緣"是難於遇到絕色美女的,因而不能苛意追求她。遇到差不多的女子,只要有緣分就是好的妻、妾。"無才便為德,大貞出於淫,皆當棄短取長,安知不買骨致馬,而天龍降於好畫者哉!"提出了"棄短取長"的選擇妻、妾的原則,主張要看到女子的長處,不要看其短處。這是頗有見地的看法,也是對女性的一種尊重。差一點的,甚至丑一點的,只要自己認為她美,她就是美女。這就是衛泳的美女觀。

《悅容編》對女性的情、態、趣、神作了淋漓盡致、惟妙惟肖的描繪,可視為封建士大夫、文人女性美審美情趣的集中代表。他說:"美人有態、有神、有趣、有情、有心。"她們的"態"多種多樣,豐富多彩:

唇檀烘日,媚體迎風,喜之態;星眼微瞋,柳眉重暈,怒之態;梨花帶雨,蟬露秋技,泣之態;鬢雲亂灑,胸雪橫舒,睡之態;金針倒拈,繡屏斜倚,懶之態;長顰減翠,瘦靨消紅,病之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