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柏行(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柏行》

作品名稱:《古柏行》

創作年代:盛唐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作者:杜甫

《古柏行》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採用比興體,借贊久經風霜、挺立寒空的古柏,以稱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諸葛亮。詩寫古柏古老,藉以興起君臣際會,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貞,表現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並藉以抒發了自己願意報效朝廷但不能用事、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全詩比喻精當,語多雙關,寄意深遠,堪稱詠物佳作。

原文

譯文

孔明廟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樹,枝幹色如青銅根柢固如盤石。

樹皮潔白潤滑樹幹有四十圍,青黑色朝天聳立足有二千尺。

劉備孔明君臣遇合與時既往,至今樹木猶在仍被人們愛惜。

柏樹高聳雲霧飄來氣接巫峽,月出寒光高照寒氣直通岷山。

想昔日小路環繞我的草堂東,先生廟與武侯祠在一個閟宮。

柏樹枝幹崔嵬郊原增生古致,廟宇深邃漆繪連綿門窗寬空。

古柏獨立高聳雖然盤踞得地,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風。

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偉力,它正直偉岸原於造物者之功。

大廈如若傾倒要有梁棟支撐,古柏重如丘山萬年也難拉動。

它不露花紋彩理使世人震驚,它不辭砍伐又有誰能夠采送?

它雖有苦心也難免螻蟻侵蝕,樹葉芳香曾經招來往宿鸞鳳。

天下志士幽人請你不要怨嘆,自古以來大材一貫難得重用。[2]

賞析

這首詩借古柏以自詠懷抱,正意全在未一段,此詩對偶句特多,凡押三韻,每韻八句,自成段落,格式與《洗兵馬》極相似。

全詩比興為體,一貫到底;詠物興懷,渾然一體。句句寫柏,句句喻人。言在柏,而意在人。前八聯十六句通過對古柏的讚譽,表現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抒發了自己願意像諸葛武侯一樣報效朝廷的理想。在這裡,句句寫古柏,句句喻諸葛,句句又隱含着詩人自己。古柏的高大堅強,雄勁飛動,古樸厚重,正是詩人敬仰的武侯的品格,也是詩人對自己才華的心肯。在杜甫看來,諸葛武侯之所以能夠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建立不朽功業,是因為君臣相知、相濟。「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兩句是插敘。張上若云:「補出孔明生前德北一層,方有原委。」按意謂由於劉備和孔明君臣二人有功德在民,人民不加剪伐,故柏樹才長得這般高大;柏樹的高大,正說明孔明的遺愛。「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兩句宕開,以成都古柏作陪。這看似寫景、敘事,實在抒情,是在背後抒發自己不能為當時朝廷理解重用,滿腹的學問不能發揮,難以報效朝廷的感嘆。

如果說前八聯還只是在讚賞武侯的同時暗含着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悲哀和感嘆,那麼後四聯八句則在曲盡體物之妙的基礎上直抒胸臆,將古柏與自己緊緊連在一起,句句寫古柏,又句句寫自己,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詩人材大難用的憤慨。以大廈將傾暗喻國家的危機,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然而大木重於丘山,萬牛都因不能拉動而回首去看。「大廈」句以下又宕開,借古柏之難載,以喻大才之難為世用,暗指國家危亡之際賢能卻得不到任用,這與武侯和劉備的君臣際會正是天壤之別。詩人感嘆自己雖然像古柏一樣樸實無華,不以花葉之美炫俗,英采自然外露,使世人驚異,願意不辭剪伐,陳力於廟堂,但沒有人能把它送去。古柏心苦,卻不免為螻蟻所傷;柏葉余香,乃為鸞鳳所喜。而自己的懷才不遇正是像這古柏一樣。詩人最後終於發出了「古來材大難為用」的浩嘆。

詩的前六句為第一段,以古柏興起,贊其高大,君臣際會。「雲來」十句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廟的古柏,其中「落落」兩句,既寫樹,又寫人,樹人相融。「大廈」八句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發感想。最後一句語意雙關,抒發詩人宏圖不展的怨憤和大材不為用之感慨。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傳世。因在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從八品小官)。入蜀後曾在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大曆五年(770) 公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亂入衡州。欲入郴州依舅氏崔偉,因至耒陽,泊方田驛。秋,舟下荊楚,竟以寓卒,旅殯岳陽。[3]


參考資料

  1. 古柏行, 詩詞名句網,
  2. 古柏行, 古詩文網,
  3. 杜甫簡介與生平, 華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