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詩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詩源》是唐之前古詩最重要的選本,由清人沈德潛選編。"詩至有唐為極盛,然詩之盛,非詩之源也。……則唐詩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詩又唐人之發源也。"(沈德潛)故而編選此書。

本書已由中華書局於2006年出版。

內容簡介

《古詩源》是清人沈德潛選編的上溯先秦下迄隋代的古詩選集,全書共十四卷,錄詩七百餘首,因其內容豐富,篇幅適當,箋釋簡明,遂為近代以來流行的古詩讀本。

《古詩源》,清代沈德潛編古詩選集,共十四卷,依據明代馮惟訥《古詩紀》等舊籍,收錄了先秦至隋代詩歌共七百餘首。編者宗旨在於探尋詩歌之源,故取名《古詩源》。他認為"詩至有唐為極盛,然詩之盛非詩之源也",而"古詩又唐人之發源也"。於是,他"溯陳、隋而上,極乎黃軒,凡三百篇、楚騷而外,自郊廟樂章訖童謠里諺,無不備采","於古逸存其概,於漢京得其詳,於魏晉獵其華,而亦不廢夫宋、齊後之作者。既以編詩,亦以論世。使覽者窮本知變,以漸窺風雅之遺意"。(《自序》)

編者雖然意在復古,通過選詩、注詩和評詩闡揚"詩教",倡導"風雅",表現了陳舊保守的詩學觀念,但從其選詩標準來看,其藝術見解比較高明,客觀上也體現了詩歌發展的真實面貌。

一、為了"漸窺風雅之遺意",為學詩者導源,編者選錄了不少古代歌謠和漢魏六朝樂府。對文人創作,他比較重視那些有社會內容的作品,特別注意知人論世。在對作品的評論中,他力圖發現詩歌內容、風格與時代、與作家人品胸襟的聯繫。如論阮籍《詠懷》詩:"阮公詠懷,反覆零亂,興寄無端,和愉哀怨,雜集於中,令讀者莫求歸趣。此其為阮公之詩也。必求之時事以實之,則鑿矣。"又如論陶淵明其人:"淵明以名臣之後,際易代之時,欲言難言,時時寄託,不獨《詠荊柯》一章也。六朝第一流人物、其詩有不獨步千古者耶!"持論均透闢而穩洽。

二、由於編者崇尚雅正,故尤重作品的風骨,提倡自然,反對雕琢。他評曹操詩"沈雄俊爽,時露霸氣",評左思詩"拔出於眾流之中,豐骨俊上",評庚信寺"悲感之音,常見風骨"。他最推崇陶淵明的"無意為詩,斯臻至詣",他說:"陶詩合於自然,不可及處,在真在厚;謝(靈運)詩追琢而返於自然,不可及處,在新在俊。"他批評顏延之詩"雕鏤太甚",最不滿以陸機為代表的綺靡萎弱詩風:"士衡詩亦推為大家。然意欲逞博,而胸少慧珠,筆又不足以舉之。遂開出徘偶一家。西京以來,空靈矯健之氣,不復存矣。降自梁、陳,專工對仗,邊幅復狹,令閱者白日欲臥,未必非士衡為之濫觴也。"所論足可為治文學史者參考。

但沈德潛否定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的觀點,認為"殊非詩人之旨",因"不收西崑、香奩諸體"、而排斥南朝樂府,較多收錄郊廟之作,對偽作不加甄別,是其不足之處。

編者介紹

沈德潛(1673――1769),字確士,號歸愚,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前清詩人,詩論家。23歲起繼承父業,授學40餘年。乾隆四年(即1739)中進士,後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在朝期間,其詩受到乾隆帝的賞識,常出入禁苑,與乾隆帝唱和、論詩,從而使他的詩論和作品風靡一時,影響很大。除本書外,還編有《唐詩別裁集》、《明詩別裁集》、《清詩別裁集》等。

沈德潛潛心詩學,很有造詣,為康乾以來擬古主義詩派的代表。他編選的《五朝詩別裁》、《古詩源》等廣泛流傳,影響很大。

原書序言

詩至有唐為極盛,然詩之盛,非詩之源也。今夫觀水者,至觀海止矣,然由海而溯之,近于海為九河,其上為洚水,為孟津,又其上由積石以至崑崙之源。《記》曰:"祭川者先河後海。"重其源也。唐以前之詩,崑崙以降之水也。漢京魏氏,去風雅未遠,無異辭矣。即齊、梁之綺縟,陳、隋之輕艷,風標品格,未必不遜於唐,然緣此遂謂非唐詩所由出,將四海之水非孟津以下所由注,有是理哉?有明之初,承宋、元遺習,自李獻吉以唐詩振天下,靡然從風,前後七子互相羽翼,彬彬稱盛。然其敝也,株守太過,冠裳土偶,學者咎之。由守乎唐而不能上窮其源,故分門立戶者,得從而為之辭。則唐詩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詩又唐人之發源也。

予前與樹滋陳子輯唐詩成帙,窺其盛矣。茲復溯隋、陳而上,極乎黃軒,凡《三百篇》、楚騒而外,自郊廟樂章,訖童謠里諺,無不備采,書成,得一十四卷。不敢謂己盡古詩,而古詩之雅者,略盡於此,凡為學詩者導其源也。昔河汾王氏刪漢魏以下詩,繼《三百篇》後,謂之續經,天下後世群起攻之曰僭。夫王氏之僭,以其擬聖人之經,非謂其錄刪後詩也。使誤用其說,謂漢、魏以下,學者不當搜輯,是懲熱羹而吹齏,見人噎而廢食,其亦翦翦拘拘之見爾矣。予之成是編也,於古逸存其概,於漢京得其詳,於魏晉獵其華,而亦不廢乎宋、齊後之作者。既以編詩,亦以論世,使覽者窮本知變,以漸窺風雅之遺意,猶觀海者由逆河上之以溯崑崙之源,於詩教未必無少助也夫!

康熙己亥夏五,長洲沈德潛書於南徐之見山樓[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