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詩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詩選》,中國古代詩歌選集。清王士禎編選。初刻於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初刻標點本,是參考使用的通行本。乾隆時聞人倓為本書作注,題《古詩箋》,對作品有關的時代背景和本事等方面多有闡述,對閱讀研究本書有一定參考價值。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凡32卷,其中漢至唐代五言古詩17卷,先秦至元代七言古詩15卷,計詩人188家,詩1 470餘首。兩漢五言之作,幾乎全選,魏晉以下則過於精剔,至唐則只選陳子昂、張九齡、李白、韋應物、柳宗元凡5家,而於杜甫、白居易等唐詩大家未予重視,顯然有欠允當。雖然編者用意在「明其變而不失於古」,還是重於古人。至七言則入選作家較多,並對杜甫極為推重。全書選錄面不算太廣,但入選者多為在文學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大體上反映出了五、七言古詩的發展情況及其重要流派和成就。

作者介紹

王士禎(1634—1711),字子貞,一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今桓台縣)人。順治進士,官至刑部尚書。清初詩人和文學批評家,以倡導「神韻」,為詩壇盟主。著有《漁洋詩集》22卷,《續集》16卷,《漁洋文略》14卷,《蠶尾集》10卷,《續集》2卷,《後集》2卷,《南海集》2卷,《雍益集》1卷,後合刻為《帶經堂集》。詩選有《漁洋精華錄》及本書。詩話有《漁洋詩話》,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錄》、《香祖筆記》等,後經人分類集纂,成《帶經堂詩話》。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古詩選 相關視頻

走近王士禎
文學家王士禎,家族一生清正廉潔,有「王半朝」的美稱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