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蹟不可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蹟不可考》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續筆》 卷十二。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原文

郡縣山川之古蹟,朝代變更,陵谷推遷,蓋已不可復識。如堯山、歷山,所在多有之,皆指為堯、舜時事,編之圖經。會稽禹墓,尚雲居高丘之顛,至於禹穴,則強名一罅,不能容指,不知司馬子長若之何可探也?舜都蒲坂,實今之河中所謂舜城者,宜歷世奉之唯謹。按張芸叟《河中五廢記》云:「蒲之西門所由而出者,兩門之間,即舜城也,廟居其中,張宏靖守蒲,嘗修飾之。至熙寧之初,垣塘尚固。曾不五年,而為埏陶者盡矣,舜城自是遂廢。又河之中冷一洲島,名曰中潬,所以限橋。不知其所起,或雲汾陽王所為。以鐵為基,上有河伯祠,水環四周,喬木蔚然。嘉祐八年秋,大水馮襄,了無遺蹟。中潬自此遂廢。」顯顯者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記其一時之盛,宏傑詭麗,堅固而不可動。然數世之後,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復存者。」謂物之廢興成毀,皆不可得而知,則區區泥於陳跡,而必欲求其是,蓋無此理也。《漢書,地理志》,扶鳳雍縣有橐泉宮,秦孝公起。祈年宮,惠公起。不以為穆公。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視頻

古蹟不可考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