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照片來自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照片來自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原為瑪家山地文化村,處於三地門瑪家霧台等3個原住民鄉對外交通之樞紐地帶,距屏東市僅24公里,交通便利,附近均為排灣族魯凱族群聚之村落,深具原住民文化特有氣息。 海拔145公尺至220公尺之間,地形頗為崎嶇,自然景觀極為俊美且富變化。[1]

設立宗旨: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設立宗旨為原住民族文化維護保存、研究典藏、教育推廣及配合文化觀光事業發展。


單位簡介

隨著時代的變遷,台灣原住民族逐漸認知族群文化保存的重要性,遂在族群領袖及各界有識之士之建議下,終於開啟政府設置原住民戶外博物館的文化園區。

民國65年,台灣省政府初期訂定設置「山地文化村」,目的在「為保存、維護原住民固有文化,提供學術研究及交流,發展社會教育暨配合觀光事業的發展」。經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邀請專家、學者會勘,權衡全省各地條件後,於民國69年03月確定名稱為「台灣山地文化園區」,並委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整體規劃,組成兼具學術、行政及原住民族意見領袖的功能性委員會積極推動。於民國75年成立「台灣山地文化園區管理處」,隸屬台灣省政府民政廳,次年正式開啟營運。民國83年第五次修憲將「山地」修正為「原住民」,機關名稱配合更名為「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處」。 民國86年7月1日改隸台灣省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更名為「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民國88年7月1日省虛級化(精省),改隸行政院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機關名稱改為「行政院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民國91年3月25日奉行政院令更名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民國105年1月15日,改組更名為「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仍隸屬原住民族委員會。冀期藉由公部門文化園區主題性的存在,不斷累積其文化詮釋能量;也讓國內外人士藉由文化知性之旅的過程,瞭解並尊重台灣原住民族文化。[2]


關於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照片來自

結合傳統與現代,廣約82.7公頃的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三地鄉隘寮溪上游的「富谷」河階上。原名瑪家山地文化村,由中研院民族研究所規劃,為國內規模最大,堪稱保存全台山地文物最豐富的野外博物館。[3]

隨著現代化日趨成為主流價值,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知與文化保存變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情,民國65年,初期訂定設置「山地文化村」,維護及保留原住民固有文化,提供學術研究交流,民國69年3月,改為「臺灣山地文化園區」,民國83年第五次修憲,將「山地」修正為「原住民」,確立了「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的名稱。

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與三地門交界之隘寮溪南岸的北葉村內,全區面積約有82公頃,地形崎嶇、自然景觀壯麗。園區內分成迎賓區、遊客服務區、塔瑪麓灣區、富谷灣區、娜麓灣區,分別介紹了臺灣目前16族的原住民文化及傳統家屋,旅客可對原住民文化有更深層的認識,助於未來文化的保存與傳承。[4]

開放時間

AM8:30-PM5:00 (每週一休園,週二至週日開放,如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迎賓禮讚:

園區入口左側廣場   上午9:30、下午16:00(每日2場)

園區迎賓區戶外小劇場 上午10:00、下午14:00(每日2場)

歌舞展演時間:

開園日上午10:30、下午14:30(每日2場) 於娜麓灣區娜麓灣樂舞劇場約表演50分鐘

【門票資訊】

全票150元

學生、軍警票80元

團體30人以上打八折優待

身心障礙者及其陪同人員1名、持有志工榮譽證者、65歲以上老人、110公分以下免購票入園[5]


園區介紹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主要設施分為綜合建築、特殊展示、傳統聚落建築等三大部份,又劃分四個參觀區:「迎賓區」有停車場、Moagaii咖啡屋與小陶屋書坊、遊客暨行政中心、工藝商街、八角樓特展館、原住民文物陳列館等綜合建築;「塔瑪麓灣區」展示泰雅、賽夏、卑南、雅美、阿美、太魯閣、噶瑪蘭、撒奇萊雅等族的傳統聚落及家屋建築;「那麓灣區」有360度環形歌舞場、餐飲中心、露天歌祭場、峨格那邊咖啡藝品屋以及原住民生活型態展示館,以動、靜兩種方式來展現各族的風俗文物;富谷灣區則有布農、排灣、魯凱、邵族、鄒族之傳統聚落及家室展示。[6]

園區成立於民國74年,佔地面積約82公頃,園內展示台灣原住民九族之文化,規劃成迎賓區、塔瑪麓灣區、娜麓區及富谷灣區。海拔145公尺至220公尺之間,地形頗為崎嶇,自然景觀極為俊美且富變化。 園區劃分為迎賓、塔馬路灣、娜麓灣和富谷灣四大參觀區。迎賓區位在園區入口,設有文物陳列室、工藝館、視廳館、八角樓特展館及解說服務中心。

塔瑪路灣及富谷灣兩區皆以原住民傳統建築為展示對象,完整呈現聚落的風貌。娜麓灣區以動態表演為主,設有歌舞場,360度環形劇場及十族塑像的生活形態展示館,並設有「我們的教室」提供手工藝教學。園區建有登山步道,登高俯瞰整個園區,石板屋竹屋木屋等…高低錯落於綠林中,加上散置其間的山地雕刻,處處表露著原住民的傳統軌跡。[7]


原住民文物陳列館

展示台灣原住民九族之文化照片來自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的原住民文物陳列館為園區內的最大靜態展出空間,為以主題館區之形式,分門別類展示原住民日常生活文物以及原住民族之人文,其中包含農耕區、狩獵區、漁具區、飲食區、運輸區、蘭嶼區、衣飾區、雕刻區、巫術區、音樂區、陶藝區等。

屏東縣在「打造觀光大城」的造勢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在全國獨領風騷,有其知性旅遊、觀光全方位的優勢,遊客可以一窺堂奧之妙,是崇尚新風潮知性旅遊的最佳選擇。[8]


附近景點

  • 三地門鄉文化館 台灣 三地門 三地村中正路二段110號 離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0.9公里
  • 涼山瀑布 台灣 瑪家 瑪家鄉環山路 離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2.6公里
  • 賽嘉航空園區 台灣 三地門 三地門鄉賽嘉村賽嘉巷120號 離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5.1公里
  • 霧台風景區 台灣 霧臺 霧台郷霧台村 離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9.2公里
  • 屏東客家文化園區 台灣 內埔 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離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11.2公里
  • 大路觀主題樂園 台灣 高樹 高樹鄉廣興村中正路188號 離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6.8公里
  • [神山瀑布]]  台灣 霧臺 神山社區 離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9.2公里


餐飲

餐飲中心

遊客休息區照片來自
文創美學概念館照片來自

整個餐廳以石板為建材,餐廳內部的部分桌椅亦以石板為主,讓大家體會排灣、魯凱的飲食風情。深具特色的山之味餐點,更是親炙原住民族飲食文化的最佳選擇。

  • 樹豆排骨湯: 生長於台灣山區的樹豆,熬燉排骨別具風味。排灣人更喜歡原味,不如任何佐料,只以山泉水煮樹豆,相當具有健康概念。
  • 祈納福(cinavu):是排灣、魯凱特有的食物。以芋頭粉揉合肉塊包上兩層帶著香氣的葉子,剝開外層便可以食用,是節慶時食用的「山地粽子」。
  • 金伯樂(kinper):以小米打成蘑糬狀,豬肉為餡,是排灣族、魯凱族婚禮的傳統聘禮,大的甚至長達一公尺。
  • 初雷克(culuk):將糯米蒸熱杵碎,以花生芝麻為餡,是排灣人喜愛的甜點。
  • 黑甜仔菜:又稱龍葵,通生於台灣山區,帶點苦味,清涼降火,是健康的菜餚,也是阿美族最喜愛的食物之一。有一首阿美族的招贅歌,將女孩於比喻為龍葵,以顯示女子的實在及日常的最愛,藉此吸引男人入贅。
  • 石板烤肉:用山豬肉加上少許的鹽巴,放在用炭火(炭火最好是實心的相思木或龍眼木)燒熱的石板上烤,口感特殊鮮美多汁且不失原味,令人讚不絕口,到山地村旅遊時可別錯過,免得遺憾喔!
  • 小米酒:小米是原住民中相當重要的作物,舉凡小米酒、小米飯、小米粥等,以小米酒為各族所重視,小至婚喪喜慶、大至祭典,小米酒都是他們唯一的飲料。在以往的小米酒製作,是先將小米蒸熟後,放在一個大缸裡釀成。製成所需之酵母,大多使用交換來的白米麴,深山的原住民都會使用藜果子,將它蒸熟後就可當酵母。現今隨著社會發達變遷,這些古法已不多用,大致上都採用漢族製燒酒的方式,來製造小米酒。
  • 小米麻糬:用小米為原料所製成的麻糬,阿美族人稱為「杜侖」,是慶典或節目重要的點心,香Q滑嫩,微甜而不膩,遊客購買麻糬以「當天製作、當天食用」為原則,以確保新鮮的美味。
  • 竹筒飯:以往原住民族上山農作或狩獵,為了充飢及考慮方便攜帶之條件,而發明最自然的便當-竹筒飯。這種香Q帶著竹味芳香竹筒飯做法很簡單,將洗淨浸泡過的糯米及適當的水,放進長節竹子裡,可於竹節裡加入肉燥佐料以增風味,上端用香蕉葉封口,放入火堆中燒烤(或蒸煮),即可剖開竹節食用。

除了以上所介紹具有原住民族風味的美食外,在山區裡常見的檳榔心、箭竹筍、山蘇、龍鬚菜等都是餐飲中心菜單上常見的主角,搭配起來不論是合菜或特餐都不會令外來的遊客失望。[10]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3號-長治交流道下-省道臺24線-縣道185線-忠孝路二段-自立路-風景巷。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屏東站下-轉搭屏東客運(往水門)至上水門站下。


無障礙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屏東站下-轉搭屏東客運(往水門)(每日一班低地板)至上水門站下。

無障礙計程車:

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

復康巴士:

屏東縣政府社會處[11]


視頻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防疫宣導洗手舞影片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20年賀歲短片

屏東山地門原住民文化園區,山地門原住民文化園區,親子一日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