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併利潤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合併利潤表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方塊字[1],是世界上最典雅、最俊美的文字。四角方方,大氣承當。四平八穩,神州永昌。她講究字體的間架結構,平衡布局。也講求字形的沉穩厚重,大氣端莊。橫要平豎則直,切不可頭重腳輕根底輕飄[2]

名詞解釋

合併利潤表是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所形成的企業集團整體,在一定期間內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它以母公司和納入合併範圍的子公司的個別利潤表為基礎,抵消企業集團內部銷售業務對個別利潤表的影響後,合併各項目的數額進行編制。

合併利潤表的基本格式

合併利潤表的格式在個別利潤表的基礎上,主要增加了兩個項目,即在「淨利潤」項目下增加「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和「少數股東損益」兩個項目,分別反映淨利潤中由母公司所有者享有的份額和非全資子公司當期實現的淨利潤中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份額。在屬於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增加子公司當期的合併利潤表中,還應在『淨利潤「項目之下增加'其中:被合併方在合併日以前實現的淨利潤」項目,用於反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中取得的被合併方在合併當期期初至合併日實現的淨利潤。

合併利潤表的編制

(一)編制合併利潤表時應進行抵銷處理的項目

合併利潤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潤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併利潤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併編制。編制合併利潤表時需要進行抵銷處理的項目主要有:(1)內部營業收入和內部營業成本項目;(2)內部銷售商品形成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項目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3)內部銷售商品形成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項目折舊額及攤銷額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4)內部應收款項計提的壞賬準備以及內部銷售商品形成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5)內部投資收益項目,包括內部利息收入與利息支出項目、內部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項目等。

1、內部營業收入和內部營業成本項目的抵銷處理

對內部銷售收入和內部銷售成本進行抵銷時,應分別不同的情況進行處理。

(1)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期末全部實現對外銷售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同一購銷業務,在銷售企業和購買企業的個別利潤表中都作了反映。但從企業集團整體來看,這一購銷業務只是實現了一次對外銷售,其銷售收入只是購買企業向企業集團外部企業銷售該產品的銷售收入,其銷售成本只是銷售企業向購買企業銷售該商品的成本。在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時,必須將重複反映的內部營業收入與內部營業成本予以抵銷。編制的抵銷分錄為:借記「營業收入」等項目,貸記「營業成本」等項目。

(2)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期末未實現對外銷售而形成存貨的抵銷處理

在內部購進的商品未實現對外銷售的情況下,銷售企業是按照一般的銷售業務確認銷售收入,結轉銷售成本,計算銷售損益,並在其個別利潤表中列示。在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時,應當將銷售企業由此確認的內部銷售收入和內部銷售成本予以抵銷。對於這一內部交易,購買企業是以支付的購貨價款作為存貨成本入賬,並在其個別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資產列示。編制合併利潤表時,應將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3)對於內部購進的商品部分實現對外銷售、部分形成期末存貨的情況,可以將內部購買的商品分解為兩部分來理解:一部分為當期購進並全部實現對外銷售;另一部分為當期購進但未實現對外銷售而形成期末存貨。

2、購買企業內部購進商品作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使用時的抵銷處理在企業集團內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將自身的產品銷售給其他企業作為固定資產(作為無形資產等的處理原則類似)使用的情況下,編制合併利潤表時,應將銷售企業由於該內部交易產生的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予以抵銷;並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在對銷售商品形成的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進行抵銷的同時,也應當對固定資產的折舊額或無形資產的攤銷額與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相關的部分進行抵銷。

3、內部應收款項計提的壞賬準備等減值準備的抵銷處理

編制合併資產負債表時,需要將內部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相互抵銷,與此相適應,需要將內部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予以抵銷。編制合併財務報表將資產減值損失中包含的本期內部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抵銷時,應減少當期資產減值損失,同時減少壞賬準備等餘額,即按照當期內部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的金額,借記「位收賬款―壞賬準備」等項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項目。

4、內部投資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費用的抵銷

企業集團內部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可能發生持有對方債券等內部交易。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時,應當在抵銷內部發行的應付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等內部債權債務的同時,將內部應付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相關的利息費用與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相互抵銷。應編制的抵銷分錄為:借記「投資收益」項目,貸記「財務費用」項目。

5、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的抵銷處理

內部投資收益是指母公司對子公司或子公司對母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收益,實際上就是子公司當期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所得稅後的餘額與其持股比例相乘的結果。持有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母公司對某一子公司投資收益實際上就是該子公司當期實現的淨利潤(假定不存在有關的調整因素)。編制合併利潤表時,必須將集團內投資產生的投資收益予以抵銷。

由於合併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的本年利潤分配項目是站在整個企業集團角度,反映對母公司股東和子公司的少數股東的利潤分配情況,因此,子公司的個別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本年利潤分配各項目的金額,包括提取盈餘公積、分派利潤和期末未分配利潤的金額都必須予以抵銷。

將上述項目抵銷時,持有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應當編制的抵銷分錄為:借記「股資收益」、「未分配利潤―年初」項目,貸記「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盈餘公積」、「應付股利」(包括轉作股本的股利,下同)、「未分配利潤―年末」項目;在子公司為非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應編制的抵銷分錄為:借記「投資收益」、「少數股東損益」、「未分配利潤―年初」項目,貸記「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盈餘公積」、「應付股利」、「未分配利潤―年末」項目。

(二)母公司在報告期增減子公司在合併利潤表的反映

1、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增加子公司在合併利潤表的反映

母公司因追加投資等原因控制了另一個企業即實現了企業合併。在合併當期編制合併利潤表時,應當區分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增加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增加的子公司兩種情況。

(1)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增加的子公司,在編制合併利潤表時,應當將該子公司合併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併利潤表。

(2)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增加的子公司,在編制合併利潤表時,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併利潤表。

2、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在合併利潤表的反映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併利潤表。

合併利潤表和母公司利潤表的區別

合併利潤表是指將所有子公司和總公司的相關財務數據,匯總到一張利潤表上;而母公司利潤表是指總公司的相關財務數據合併利潤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潤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併利潤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併編制。

合併利潤表是反映以母公司為核心的企業集團在某一特定時期內的經營成果的報表。它是在母公司和需納入合併範圍的子公司的個別利潤表的基礎上,再抵銷個別利潤表所包含的企業集團內部母子公司之間影響企業集團利潤總額計量的內部交易事項編制的。

利潤表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利潤表的列報必須充分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的主要來源和構成。利潤表所反映的是企業某一期間的收入、費用,以及利潤的實現和構成的情況,因此利潤表是一張動態報表,是企業會計報表中的重要報表之一。

常見的利潤表結構主要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我國利潤表採用的基本上是多步式結構,即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分步計算當期損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