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吊屈原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吊屈原賦》是漢代文學家賈誼的作品。漢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及渡湘水,歷屈原放逐所經之地,對前代這位竭誠盡忠以事其君的詩人的不幸遭遇深致傷悼,遂作此賦。此賦描寫出一個善惡顛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現對屈原深深的同情。作者也流露出對自己無辜遭貶的憤慨,但他不贊同屈原的以身殉國,認為屈原最終的不幸在於他未能"自引而遠去"。作者主張"遠濁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這才合乎"聖人之神德"。此賦是漢初文壇的重要作品,是以騷體寫成的抒懷之作,也是漢人最早的吊屈之作,開漢代辭賦家追懷屈原的先例。

作品原文

吊屈原賦(並序)

誼為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哉!國無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羅而死。誼追傷之,因自喻。其辭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託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謂隨、夷溷兮,謂跖、蹻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吁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

誶曰:已矣!國其莫我知兮,獨壹鬱其誰語?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去。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所貴聖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使騏驥可系而羈兮,豈雲異夫犬羊?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德之險征兮,遙增擊而去之。彼尋常之污瀆兮,豈容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鱣鯨兮,固將制於螻蟻。

白話譯文

賈誼做了長沙王的太傅,已經由於被貶謫離開京城,自己感到很不得意;等到坐船渡過湘水的時候,就寫了一篇賦來憑弔屈原。屈原是楚國的賢能之臣。遭受讒言的誣陷而被放逐,作了離《離騷》這篇文章,文章的結尾說:"算了罷,國家沒有一個正直賢能的人,沒有一個人了解我啊"於是就跳到汨羅江自殺了。賈誼我追念感傷這件事情,藉此來比喻自己,那文章的詞句說:

恭敬地承受這美好的恩惠啊,到長沙去做官。途中聽說屈原啊,自己沉到汨羅江自殺了。到了這湘江後寫一篇文章投到江水中啊,(我)恭敬的憑弔屈原先生,(你)遭受了世間無盡的讒言啊,乃至毀滅了自己的生命。唉!唉!遭逢的時代不好啊。鸞鳥鳳凰躲避流竄啊,貓頭鷹卻在高空翱翔。宦官內臣尊貴顯耀啊,用讒言奉承阿諛的人能得志;賢才能臣無法立足啊,端方正派的人卻鬱郁不得志。世人都認為卞隨、伯夷惡濁啊,認為盜跖、莊蹻廉潔,(認為)寶劍莫邪粗鈍啊,鉛質的刀鋒利。慨嘆抱負無法施展,屈原你無故遇禍啊!這就好比是拋棄了周鼎,而把瓦盆當成了寶物啊;乘坐、駕駛疲牛,使跛驢作驂啊,反讓駿馬吃力的去拖鹽車啊;帽冠低居在下,鞋履反高高再上;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是不會長久的。慨嘆先生你真不幸啊,竟遭遇到這樣的禍難!"

總之:算了吧!整個國家沒有一個人了解我啊,一個人獨自憂愁抑鬱能夠和誰說呢?鳳凰飄飄然向高處飛去啊,自己本來就打算遠走高飛。效法深淵中的神龍啊,深深地潛藏在淵底來保護自己;棄離了蟂獺去隱居啊,怎麼能夠跟從蛤蟆與水蛭、蚯蚓?我所認為珍貴的東西是聖人的神明德行啊,要遠離污濁的世界而自己隱居起來;假使騏驥也能夠被束縛而受羈絆啊,怎麼能夠說與狗和羊有分別呢?盤桓在這樣混亂的世上遭受禍難啊,也是您的原因。無論到哪裡都能輔佐君主啊,又何必留戀國都呢?鳳凰在千仞的高空翱翔啊,看到人君道德閃耀出的光輝才降落下來;看到德行卑鄙的人顯出的危險徵兆啊,就遠遠的高飛而去。那窄窄的小水溝啊,怎麼能夠容下吞舟的巨魚?橫行江湖的鱣魚、鯨魚,(出水後)也將受制於螻蟻。

創作背景

這篇《吊屈原賦》,是賈誼因統治階級內部矛盾而受毀謗與排擠,在漢文帝三年(前177年)被貶為長沙王太傅以後所作。

賈誼十八歲即以能"誦詩屬書"而著名於郡中,經太守吳廷尉的引薦,被文帝召為博士,不久即赴任太中大夫。賈誼希圖革新政治,提出"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等一系列建議,受到漢文帝的賞識,一度欲提拔他任公卿之位,但遭到周勃、鄧通等將相大臣的詆毀,說他"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終於未受重用。漢文帝四年(前176年),賈誼被調出京城,改任長沙王太傅。於是,在屈原之後,又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走向長沙。

長沙,在當時中原人的眼中是一個多雨潮濕的荒僻之地,而諸侯王太博這個職位只對諸侯王負有輔導之責,並沒有處理實際政事的權力,所以,賈誼懷着憂鬱的心情緩緩南下。當他來到湘江邊上時,屈原投江自沉的情景不由在腦海中展現開來。距當時100餘年前,忠潔不阿的屈原受讒流放該地,此時自己也遭誣陷謫遣長沙,這是非常相似的境遇。賈誼觸景感慨,寫下了漢賦名篇《吊屈原賦》。 [1]

文學賞析

賈誼在賦中對屈原的遭遇表示的深切悼惜,其實就是對自身處境的傷感,因為兩人經歷有着太多的相似之處,他是將自己心中的憤慨不平與屈原的憂愁幽思融匯在一起,以表達對世間賢人失意、小人得志這種不公平狀況的極大不滿。不過,在感情一致的前提下,賈誼並不贊同屈原以身殉國的行動。他認為儘管環境惡劣,也應當頑強地活下去,自己雖然將居住在卑濕的長沙,或許因此而不能長壽,但仍不願去自盡。

賈誼和屈原這種見解的差異,是因為他們具有不同的生死觀。屈原所懷的是儒家殺身成仁的思想,理想不能實現就不惜殉以生命;而賈誼除具有儒家思想外,還兼有盛行於漢初的道家曠達精神。所以,如將兩人的作品加以對比,就可以發現在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方面,賈誼沒有屈原那樣深沉;在對自身理想的追求上,賈誼也不及屈原那麼執着,似乎他對世事顯得更豁達,更徹悟。 賈誼任長沙王太傅第三年的一天,有一隻鳥(貓頭鷹)飛入他的住宅。長沙民間認為貓頭鷹所到的人家,主人不久將會死去。賈誼謫居長沙本已鬱郁不得志,又湊巧碰上這事,更是觸景生情,倍感哀傷,便寫下《鵩鳥賦》,假借與鵬鳥的問答,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之情,並用老莊"齊生死,等禍福"的思想來自我寬解。《鵩鳥賦》開始記述何年何月何日鳥入屋,主人以為怪事,便翻開策數之書進行占卜,所得到的回答是房主人將死去(或遠去)。主人占卜後要鳥告訴吉凶和死期的遲速。

通達的評述,企圖以此來求得自己精神上的解脫,但人們通過這些豁達的辭語,還是可以感覺到在賈誼曠達的精神世界中,其實還隱忍着深沉的悲哀! 賦是漢代文學的代表,是在楚辭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種文體。漢賦大致分兩種,一種是直接摹仿屈原《離騷》體的騷體賦,一種是漢代新創的散體大賦,它日益發展,成為漢賦的主體。賈誼在長沙地區所作的《吊屈原賦》是漢初騷體賦的代表作,它和《鵩鳥賦》都作於長沙,所以長沙在漢賦的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賈誼任職長沙王太傅其間,雖然心情是憂鬱的,但並沒有忘懷對國家政治的關心。

如漢初朝廷准允民間鑄錢,賈誼就上書反對,他認為民間鑄錢有三弊:一、將有許多假錢;二、各地所鑄的錢會輕重不一,不利流通;三、鑄錢利厚,若吸引大量勞力投向鑄錢,便會影響農業生產。可惜意見未得到採納。

賈誼在長沙居住了四年多,他的活動和著述對長沙及湖南的文化影響很大。歷代長沙文人均為賈誼這位文化巨匠曾在自己故鄉生活過而感到自豪,許多詩人辭家以屈賈后人自命。賈誼故宅在今長沙市天心區太平街太傅里,原建有賈太傅詞,漢之後許多文人曾來此憑弔。唐代劉長卿留下了"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的詩句。明代李東陽寫過《賈太傅祠碑記》。祠前巷側有井,上斂下大,其狀如壺,相傳是賈誼所鑿,稱太傅井或壺井。因杜甫有"長懷賈誼井依然"的詩句,所以又稱長懷井。清代賈太傅祠有治安堂、瀟湘別墅、大觀樓、佩秋亭等建築。今尚存祠屋一間,宅內留有賈誼木雕像一座,表現了長沙人對這位漢賦大家的懷念與追憶。

作為一位才氣"陵軼飛免"的英才,賈誼留存下來的賦像他的鴻文巨論一樣"沾溉後人,其澤甚遠"。賈誼賦在賦史上具有"振其緒"之功。既上承楚騷的餘緒。又奠定了漢代騷體賦的基礎。在賈誼僅存的四篇賦中,《吊屈原賦》是以文辭清麗,抒情濃郁而飲譽於世的。 "辭清而理哀",劉勰對《吊屈原賦》的這一評價的確是中肯之語,道出了賈誼這篇短賦被歷代文人心慕手追的原因。賈誼的境遇與屈原相類似,因而在此賦中作者借屈原以自況,用清麗的言辭,抒寫出悲憤哀傷的感情。

名家點評

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乃度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劉勰《文心雕龍·哀弔》:賈生浮湘,發憤吊屈,體同而事核,辭清而理哀,蓋首出之作也。

蘇軾《賈誼論》: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紆鬱憤悶,趯然有遠舉之志。其後卒以良傷哭泣至於死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使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

方宗識《賈生論》:蘇子瞻謂"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是不然,且未詳考賈生之事實也。高漢之初,承秦敝,土宇雖定,而先王之禮樂、法制所以維社稷安人民者,悉敬且未當。……及生遷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乃過湘為賦吊屈原以至其惓惓不忘君國之意,而故為反詞以自解其傷悼之懷,又為《鵩鳥賦》以自廣。觀其言,殆非達天安命者不能為也,而可謂其不善處窮者邪?……嗟乎!世多稱賈生之才,而余以為賈生之識,足以見微而知著,其志在防微杜漸,為天下籌長治久安之策。

林雲銘《古文析義》:人皆以原為楚宗室,義不可去,謂誼不知原之心。然《離騷》、《遠遊》諸篇,原曾自述其志,誼所素聞。第以負長才而不見用,偏值天下一家之世,恨不能如原之時,列國分域,可以任其所適。此意不敢明言,聊借古人以自寄耳。非以此責原也。與東方曼倩《答客難》同義。從來未經拈破。

馬積高《賦史》:《吊屈原賦》在體制上雖上承《九章》,但前一段連用許多排比句,第二段多用反詰句和感嘆句,形成一種鋪張揚厲的風格,同他的名文《過秦論》相似,具有戰國策士說辭那種雄辯的余鳳。

作者簡介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初年文學家。又稱賈太傅、賈長沙、賈生。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人。漢文帝時,由洛陽郡守吳公推薦,召至朝廷,一年中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因遭群臣忌恨,出為長沙王太傅。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後,賈誼深自歉疚,憂傷而死。賦以《鵩鳥賦》《吊屈原賦》為最有名。其政論散文堪稱文采斐然,最為人稱道的政論作品是《過秦論》《陳政事疏》(一稱《治安策》)和《論積貯疏》。後人輯其文為《賈長沙集》,另有《新書》十卷。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