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後漢書·賈復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後漢書·賈復傳出自於《後漢書》,此史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司馬彪續作),記載了從光武帝劉秀起至漢獻帝的195年歷史。 [1]

原文

賈復字君文,南陽冠軍人也。少好學,習《尚書》。事舞陰李生,李生奇之,謂門人曰;「賈君之容貌志氣如此,而勤於學,將相之器也。」王莽末,下江、新市兵起,復亦聚眾數百人於羽山,自號將軍。更始立,乃將其眾歸漢中王劉嘉,以為校尉。復見更始政亂,諸將放縱,遂辭嘉,受書北度河,及光武於柏人,因鄧禹得召見。光武奇之,禹亦稱有將帥節,於是署復破虜將軍督盜賊。復馬羸,光武解左驂以賜之。官屬以復後來而好陵折等輩,調補鄗尉,光武曰:「賈督有折衝千里之威,方任以職,勿得擅除。」

光武至信都,以復為偏將軍。及拔邯鄲,遷都護將軍。從擊青犢於射犬,大戰至日中,賊陳堅不卻。光武傳召復曰:「吏士皆飢,可且朝飯。」復日:「先破之,然後食耳!」於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賊乃敗走諸將咸服其勇又北與五校戰於真定大破之復傷創基。光武大驚曰:「我所以不今賈復別將者,為其輕敵也。果然,失吾名將。」復病尋愈,追及光武於薊,相見甚歡,大饗士卒,令復居前,擊鄴賊,破之。

復從征伐,未嘗喪敗,數與諸將潰圍解急,身被十二創。帝以復敢深入,希令遠征,而壯其勇節,常自從之,故復少方面之勛。諸將每論功自伐,復未嘗有言。帝輒曰:「賈君之功,我自知之。」

十三年,定封膠東侯,食邑凡六縣。復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擁眾京師,乃與高密侯鄧禹並剽甲兵,敦儒學。帝深然之,遂罷左右將軍。復以列侯就第,加位特進。復為人剛毅方直,多大節。既還私第,闔門養威重。三十一年卒,諡曰剛侯。

譯文

賈復字君文,南陽郡冠軍縣人。少年時好學,習《尚書》。從學於舞陰李生,李生驚奇,對弟子們說:「賈君的容貌志氣是這樣好,又勤於學習,是將相的器材啊。」當時下江、新市兵起,賈復也在羽山聚眾數百人,自號為將軍。更始帝即位,就率領其部眾歸附於漢中王劉嘉,劉嘉任命他為校尉。賈復看到更始帝政治混亂,諸將放肆縱虐,於是辭別劉嘉,接受劉嘉書信北渡黃河,在柏人趕上光武帝劉秀,由鄧禹引見得光武帝召見。光武帝劉秀覺得他很奇異,鄧禹也稱讚賈復有將帥的氣節,於是暫時委任賈復為破虜將軍督察盜賊。賈復的馬瘦弱,光武解車駕左邊的馬賞賜給賈復。劉秀屬官們認為賈復是後來的而且喜歡欺侮折辱同僚,請求調他做鄗尉,光武說:「賈督有擊退敵軍於千里之外的威風,剛剛任以要職,不得隨意撤除。」

光武到信都,任命賈復為偏將軍。攻拔邯鄲後,遷都護將軍。從光武攻擊青犢於射犬,大戰到日中,賊陣勢堅固不退卻。光武傳召賈復說:「官吏士兵們都餓了,可暫吃了飯再說。」賈復說:「先破賊,再吃飯好了。」於是背負鳥羽作為旌旗率先赴敵,所到之處敵人都潰散了,賊於是敗走。諸將都信服他的神勇。又在北面與五校賊戰於真定,大破賊軍。賈復受了重傷。光武大驚說:「我之所以不讓賈復擔任與主力部隊配合作戰的將領,是因為他輕敵。果然,失去了一位名將。」賈復傷病不久痊癒了,在薊縣追上劉秀,相見後非常歡喜,大宴士卒,劉秀任賈復為先鋒,攻擊鄴賊,打敗賊兵。

賈復跟隨光武帝征伐,從來沒有失敗過,多次與諸將在潰圍中解救危急,身上受傷達十二處。光武帝因賈復敢深入敵軍,很少令他遠征,而稱讚他的勇敢節氣,常讓他跟隨自己,所以賈復少有獨自攻平一方的功勳。諸將每每論功自誇,賈復沒有說過自己。光武帝常說:「賈君的功勞,我自己知道。」

建武十三年,定封膠東侯,食邑共六縣。賈復知道光武帝想偃息干戈,修理文德,不想讓功臣擁兵住在京師,就與高密侯鄧禹共同削去甲兵,敦重儒學。光武帝深感他們做得對,就罷掉左右將軍。賈復以列侯身份回府第,加位特進。賈復為人剛毅正直,大節優秀。既回私第,關門修養威德。建武三十一年逝世,諡號剛侯。[2]

作者簡介

范曄(公元398—446年),字蔚宗,祖籍順陽(今河南淅川縣),范家自西晉永嘉之亂後移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市),范曄是南朝劉宋時期的傑出史學家,史學名著《後漢書》的作者。[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