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吐祥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吐祥鎮位於渝東鄂西,東與青龍鎮相連,西與湖北省利川市相鄰,南接太和鄉,北與雲陽縣隔河相望。轄18個行政村和3個居委會,全鎮幅員面積252.6平方公里,人口6.9萬。奉利、奉恩公路橫貫其中,境內地勢南高北低,海拔436——1916米,是渝東邊陲的經貿重鎮和物資集散中心。[1]

簡介

重慶市奉節縣吐祥鎮吐祥。吐祥鎮位於長江南岸,距縣城83公里,東徑109°8′,北緯30°45′。吐祥鎮轄原吐祥鎮、梅魁鄉、馬驛鄉、范家鄉,全鎮幅員面積252.61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159個村民小組。

吐祥鎮位於渝東鄂西,東與青龍鎮相連,西與湖北利川相鄰,南接太和鄉,北與雲陽縣隔河 相望。轄20個行政

重慶市奉節縣吐祥鎮

村和1個居委會,全鎮幅員面積252.6平方公里,人口6.09萬。奉利、奉恩 公路橫貫其中,境內地勢南高北低,海拔436 ——1916米,是渝東邊陲的經貿重鎮和 物資集散中心。

萬壽山、回歸橋、石筍河、曾家懸棺、巴人遺址、夫妻石、睡美人等多處旅遊景點。

吐祥自然資源蘊藏量大, 物產豐富。吐祥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抓住機遇、負重拼搏,立足優勢調整結構,圍繞脫貧做文章,已形成 煙葉、 生豬、 蠶繭、 水果四大優勢支柱產業,為全面建設小康奠定了堅實的 基礎。

全鎮主要河流有吐祥河、石筍河,屬長江水系,吐祥河發源於七耀山脈東段,流經四鎮六鄉,在 永樂鎮匯入長江,流程100餘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吐祥河年平均流量為35.9立方米每秒,石筍河年平均流量為58.6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徑流量為30.25億立方米左右。常年 降雨量為1000—1100毫米,屬 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 日照為1800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6.6°C,常年主導風向以東北風為主。[2]

歷史沿革

國家小城鎮 建設試點鎮。民國初屬永真團,1935年置土字鄉,1940年更名吐祥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6年建鎮。1997年,面積113.4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管家、 大河、中和、 櫻桃、華雲、龍盤、龍泉、青雲、 新橋、牛欄、柳雲、梨坪、石筍、黃林、 麒麟、李家、白臘、泉水、響水、 青林、林家、范家、廟梁、毛 24個行政村和禹王宮1個居委會。?年析出設立範家鄉。   

2004年,區劃調整後的吐祥鎮:轄原吐祥鎮、馬驛鄉、 范家鄉、梅魁鄉,共20個村委會、1個社區,面積252.61平方千米,總人口48305人,政府駐地在禹王宮社區。   

附:马驿乡位于 奉节县西南部,距县城92千米。县道甲(高)吐(祥)公路过境。1940年属吐祥乡,1953年置马驿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54.2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龙河、塘坊、滴水、张家、燕子、石油、小河、铜鼓、新林、复兴、白圆12个行政村。2004年撤销。    

附:梅魁鄉位於奉節縣西南部,與湖北省利川市柏楊鎮接壤。距縣城101千米。公路與奉恩公路連接。民國初為梅魁總團,1940年置梅魁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99.7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梅興、大莊、梭壩、槽心、中山、曾家、金泉、山羊、中壩、台上、花營、雙河、小龍、陽和、大龍15個行政村。2004年撤銷。[3]

城鎮建設

油化路

吐祥鎮在完成人行道建設管網 鋪設後,城鎮範圍內公路龍泉中學路段至天鵝路段進入路面油化階段。   屆時, 龍泉中學至天鵝路段街道都將鋪上瀝青混凝土。瀝青混凝土路面是柔性路面,具有明顯的降低噪音、減少灰塵環保效果,增加駕駛員駕車和乘客乘座的舒適度,且由於瀝青混凝土路面摩擦較大,還有利於行車安全。   此次油化路段全長6000餘米,投資約400萬元,改造工期預計8月15完成,該項工程完工後,將極大方便近3萬居民出行,改善吐祥城鎮人居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騰飛橋樑

2012年7月1日,吐祥鎮「騰飛」開始正式搭建橋預製梁。該橋橫跨吐祥河,長28米,寬11米,總投資95萬元。成功建成後,將連接新橋、禹王宮兩個社區,直通新建的吐祥車站,可通行載重車輛,是吐祥鎮入境重要通道,將有效解決新橋、禹王宮兩村村民的出行問題,進一步緩解場鎮 交通壓力,直接受益群眾達2萬餘人。此項工程於2012年1月開工,預計2012年7月可全面竣工。

建設措施

創新組織形式,擴大組織覆蓋面。建立農村產業黨小組42個,助推全鎮農業產業發展,發展農村入黨積極分子68名,新發展農民工黨員34名。   

加強幹部隊伍管理,選優配齊村級班子。首次推行駐村幹部雙向選擇機制,制定駐村幹部考核制度,選齊配優了駐村幹部和包村領導。實行每月一次駐村工作例會,將平時考核結果與年度考核相結合,建立獎懲機制,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完善出勤、請銷假、出差、學習等機關幹部管理制度,強化黨風廉政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六項暫行規定,規範機關幹部管理。調整了部分村級班子,選優配齊了村級班子。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基層組織戰鬥力。推行基層組織評級制度,嚴格追究多次評級為「軟弱渙散」等級的支部書記責任,給予停職處分,並選派鎮內黨員幹部擔任第一書記,駐點整改落實。推行書記公開承諾重大事項制度,由支部書記結合實際,公開承諾重要事項。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啟動村務公開陣地建設,完善定期審查制度和黨務、村務公開制度,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確保各項惠農資金落到實處。   

創新社區管理模式,推行農村社區「大黨委」制度。建立3個農村社區「大黨委」,將農村社區「大黨委」的建設將「三鎮同創」工作相結合,整合社區資源,創新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

違法建設

2012年9月7日上午,吐祥鎮副鎮長操鋼林帶領村管所、城鎮辦等工作人員依法對吐祥鎮禹王宮居委會陳某違法建設進行了拆除,共拆除其違法建築面積56平方米。此次拆違行動,有力地震懾了違法建設蔓延滋生行為,有效地規範了我鎮建設管理秩序,為進一步淨化我鎮建設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吐祥鎮將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進一步廣泛發動群眾,統一認識,下定決心,採取有力措施,依法查處違法建設;進一步強化村鎮管理,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維護本鎮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進一步提升村鎮建設品位,提升村鎮管理水平及文明程度,保障吐祥鎮整體規劃建設及形象,推動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4]

經濟建設

吐祥鎮規模企業16家,年產值9000萬元,鎮內個體私營企業420戶, 產值2100萬元,企業從業人數3150人。吐祥鎮屬典型的山區地貌,山巒起伏,溝谷交錯,地質條件較為複雜。全鎮地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為350米至1800米,集鎮所在地海拔高度820米,呈東西走向的平壩地形。

資源豐富

土地、動植物

吐祥鎮垂直氣候差異大,春遲秋早,夏酷冬寒。地質 複雜多變,以 石灰岩、紅沙頁岩、硅沙岩為主, 土壤以黃棕壤、冷鹽沙、石灰土為主, 平均厚度不足80厘米。

境內動植物豐富。動物主要以豬、牛、羊為主,至2008年以來野豬、野免、野雞、也非常多,還有稀有野生動物 香獐、 金雞、 猴子、 刺蝟等;植物種類繁多,以灌木雜樹為主,也有不少珍奇名貴樹種,如 紅木、 楠樹、 紅豆杉等。

礦水產、水能

礦水產資源極為豐富。礦產資源有 煤、 鐵、 銅、 石膏、 硫磺、 石油、 天然氣、 石灰石、優質礦泉水等20多個品種;水產資源有魚、 藕等。

鎮內水能資源豐富。蘊藏量為50000千瓦/時。

旅遊

吐祥鎮山靈水秀, 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可供開發的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著名的石筍河風景區,高高的石筍如斧劈刀削般直插雲霄。石筍河兩岸青松翠柏,綠樹成蔭,瀑布飛流直下。每逢夏秋季節,爪果飄香,石筍葡萄更是遠近聞名。

還未開發的「 泥鰍凼」幽深險峻,一條巨大的峽谷由東向西,兩岸如刀削斧劈一般,峽谷全長約40公里,最深處有1200米,最窄處不足2米。與興隆的地縫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峻峭的岩壁上,懸棺凸起,現陳列於白帝城文管所的懸棺就出於此地。裡面還生長着各種稀有動植物和名貴中藥材,在此地還生長着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紅豆杉。若朋友相約,盪游此間,更別有一番情趣。人在峽中走,如同畫中游,不是仙境勝似仙境。

吐祥鎮還有大量的 古建築群:陽和山莊、王家祠堂、老屋、富家溝等雕樑畫棟的明清建築。大魚泉、雀兒籠、大白岩、落水洞、金銀洞等都是吐祥極具開發價值的旅遊景點。

石筍河景區

石筍村位於吐祥鎮東南角,距縣城90餘公里,全村現有628戶、1564人,有耕地2005畝,海拔530-1760米。石筍河發源於「夔州屋脊」——「貓兒梁」山腳下的碼頭村,它由南向北,流經利川、雲陽、奉節三縣,在雲陽故陵鎮匯入長江,全長120多公里,流域面積900多平方公里。[5]

人口計生

人口第五次才19448人, 總人口52230人,其中農業人口46110人,集鎮常住人口18600人,占總人口的34%。人口 密度每平方公里250人,男女性別比為116:100,人口年出生率9‰,人口年增長率5‰,

落實獎勵扶助惠民政策,做好符合對象不漏戶。計生辦分組對全鎮21個村(居)獎勵扶助上報花名冊進行入戶調查,經過嚴格篩選,確定上報獎勵扶助158人,「半邊戶」獎勵扶助13人,特別扶助11人;

積極開展「消重補漏」,做到信息準確不漏人。注重同教育、公安、 民政、人力社保等部門人口信息共享和交換,進行「消重補漏」,每月開展一次PIC系統培訓,入戶核對人口信息並對系統錯誤信息進行修正,信息統計覆蓋率達99%,準確率99%。

搞好計生優質服務,爭創優質 服務先進鎮。多次邀請市婦科專家和縣生殖健康中心專家開展健康檢查,免費檢查559人,環情監測545人,治癒婦科病184人、乳腺病32人,群眾滿意度達100%。

搞好「三項治理」專項行動, 整治特殊人群違法生育,規範社撫費徵收秩序,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成效顯著,上半年處理違法生育案件109件,徵收社會撫養費 162萬元,歷史結案率達到 100%。

深化陽光計生行動,強化計生信息公開。建立信息平台和宣傳專欄,及時公開各類動態信息,開通 「陽光計生服務熱線」和投訴電話,暢通群眾訴求渠道,着力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6]

交通安全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2013年春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擔任組長,並且每周至少上路檢查一次。加強安全宣傳。在轄區安裝安全警示牌52塊,安全指示牌25塊。在交通路口懸掛春運交通安全標語15條,營造濃厚的春運道路 交通安全氛圍。

成立安全勸導站。全鎮21個村(社區)成立道路交通安全檢查勸導站,並對42名勸導員發放工作證,進行交通知識培訓,幫助駕駛員消除駕駛陋習,安全行車。

排查安全隱患。重點排查 橋樑、 急彎、 陡坡等危險路段和受惡劣天氣影響嚴重的路段,集中對客運站、客運車輛等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整治。

強化管控力度。集中開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深入推進「三超一疲勞」、「 酒駕」、摩托車的專項整治。春運期間,該鎮共進行春運道路交通檢查42次,查出各類違法行為189起,發布惡劣天氣廣播5次,在重要路段 疏導交通5次。[7]

政治機構

會務籌備, 會議記錄和學習記錄;信息報送;公文處理,文件傳閱,公文立卷歸檔;綜合協調和督查督辦工作,來客接待等後勤服務;信訪工作;衛生工作;板報、展板宣傳工作;值班工作和值班安排,電話接聽,機關財產保衛;參與完成鎮中心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制定全鎮年度農村經濟發展 規劃,農業項目 工程的規劃和基礎材料;扶貧項目的建設,扶貧項目管理及資金的監管使用;民政救災、救濟工作, 敬老院、五保戶的生活保障和服務工作;城鎮和農村低保的評定及監督落實,資金髮放工作;勞務輸出的宣傳和組織工作;參與完成鎮中心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財政監管,票據管理;規範村級財務 管理,管理村級財務;財政惠農直補資金打卡發,對村級報送的資料嚴格審查;對村級會計進行培訓;辦公用品採購與管理;完成稅收任務;財政基礎資料編制及報送;參與完成鎮中心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的落實;確保全鎮生育符合政策;做好人口漏統漏報;開展好春、秋兩季人口與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月活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行政執法;社會撫養費徵收;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參與完成鎮中心 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落實安全責任制;開展交通安全檢查,開展非煤 礦山、 煤礦、 消防、危化品、食品、 學校安全等重點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小煤窯開採實現零目標,禁種鏟毒實現零目標;調解民事糾紛;參與完成鎮中心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8]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