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午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午生
周午生
原文名 Yammie Nam
出生 河北任丘
國籍 中國
職業 畫家
知名作品 《白頭春淺》
《幽谷先春》
《滿園清》

周午生[1],祖籍河北任丘,2000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並留校任教。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蘭州、台灣、日本、韓國展出。

摘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周午生
成就 中文
類別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畢業院校 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代表作品 《白頭春淺》《幽谷先春》《滿園清》

人物簡介

周午生[2],祖籍河北任丘,2000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並留校任教。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蘭州、台灣、日本、韓國展出。有多幅作品被大型畫冊、報紙、雜誌發表。出版有《周午生畫選》、《中國當代畫家·周午生專輯》、《當代中國畫壇十家精粹·周午生卷》、《當代名家工筆花鳥·周午生卷》。

藝術年鑑

1999年《白頭春淺》入選中國當代牡丹書畫藝術大展,《雪》入選全國第二屆中國花鳥畫展覽。

2001年《幽谷先春》獲天津市首屆花鳥畫大展銀獎。

2002年《滿園清》獲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銀獎。

《嬌艷醉色》參加大陸高等美術院校畢業生作品赴台展覽。

2003年《滿園清》參加首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序列展,全國當代花鳥畫藝術大展並獲銀獎。

2004年《竹石圖》參加全國梅蘭竹菊中國畫大展。

2005年獲天津青年藝術節十佳優秀青年藝術家稱號。《晨露濕新妝》參加』05全國當代名家邀請展。

2006年參加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歲朝昌和》參加2006韓國青年雙年展。

2007年《松鷹圖》參加日本國際現代美術展,廣東東莞舉辦首屆個人畫展,參加中國美協第二十次全國新人新作展,《暗香蹤影》入選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

2008年參加紀念日中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中國現代繪畫作品展。

作品賞析

多才多藝的周午生學教於天津美術學院,在這個擁有深厚花鳥繪畫傳統的美術學院裡,周午生浸淫傳統,吸納現當代繪畫思潮,他用一顆純真的心去感受自然,保持着樸素的一面。閱歷和知識並未使他的心靈蒙上世故的色彩,他能夠畫出當代最美也是頗具原創性的花鳥作品,無論是早期的相當工整的重彩畫風,還是詩意悠然的工寫併合,或者是筆法比較自由的紙本水墨風格,再者即是淡雅清麗的沒骨花鳥。這從早期到現時一應俱全的花鳥作品無一不傳達出周午生深厚紮實的繪畫功底和穎悟的感受能力。前類作品風格的背後都有宋元典範與之遙相呼應。乍看之下,周午生似乎是在重複某種已經司空見慣的創作模式,但其結果卻出人意料的改變甚至是顛覆了這些舊有的模式。在周午生的工筆繪畫中,他為觀者提供了不再高大輝煌、不再教義味濃厚的繪畫風格,而是突出了高雅細膩,出人意表並且使人久觀長感之後才會恍然大悟的愉快經驗。

在周午生的《滿園清》作品中,所呼應的前人典範可追溯到宋代中期,可以看為較為傳統的精雕細琢之風。這可視為觀賞者的首要印象,但當觀賞者進一步品味之後,則會發現竹石的描繪與布局和整體景觀構圖之間擁有着一種曖昧關係。這種曖昧關係可視為周午生在個人繪畫風格進程中的不甚成熟的階段,因為他始終在考慮當代工筆花鳥繪畫的特性應該是怎樣的,也可將之視為畫家對傳統的一道「諷喻」。

從畫面的背後我們可以隱約感到周午生對當代環境和傳統花鳥之間的不和諧因素作出的個人調整。這種調整在《月移香影》作品中表現地更為明了,在圖式上已經具有了相當深刻的當代意識,周午生的繪畫作風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初看此幅作品仍是墨守成規,但細細看來,周午生已是違背了中國繪畫傳統的不成文禁忌。他將畫面中彼此之間不甚和諧的因素放入了同一作品中,在形式母題和初觀經驗上卻蒙住了觀者的雙眼。這一點讓我們自然的想起明代偉大的畫家陳洪綬。雖然是傳統的畫風,完美的技法,周午生卻將繪畫擁有了一種構成意識上的和諧之美。此種情況不僅僅是周午生在繪畫上的一種表現,他是在體驗傳統花鳥進入當代社會的不可不轉變性,並在體驗中將自己的所得所感融進一花一草。

尋求畫面的和諧之美,追求繪畫的淡雅之美和清麗之美,周午生為之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努力。崑曲《遊園驚夢》中寫道:「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寥寥數字道出花開花落,道出了美好的短暫,令人為之惋惜。周午生則從繪畫中將這種「奼紫嫣紅開遍」的美好瞬間永遠留在了畫面之中。畫家與花草也是在經過邂逅。

如果說工筆花鳥只是周午生在傳統繪畫中的左右突圍,工寫兼合也只是其中一種形式而已,那麼周午生在沒骨花鳥作品中則將這「奼紫嫣紅開遍」的盛觀表達地熱切深入。婉轉流麗的繪畫作風突顯了周午生的留住永恆之美的想法。但留住永恆之美談何容易,畫家需脫盡縱橫之氣,直率天真,練達心境,方有出藍之美。周午生既有渾厚的傳統功底和聰穎的感悟能力,使得他在走進沒骨花鳥的創作之中顯得遊刃有餘,淡然出之,婉約而不萎靡,自有南田雅氣。他靜靜地賞析萬象,任憑日光在喧譁中流淌,當拂面的微風緩緩吹來之時,他已不禁沉湎於奼紫嫣紅之中,午生淡然天真的心境在沒骨花鳥作品裡恰到好處地體現了出來。他沒有被桃紅柳綠的春華所迷惑,畫中所生皆是一種透涼的清麗,即使有暖意流出,那也是日光在枝頭花間悄然移動,層層渲染,凝匯成朦朧的意境,使觀者沐浴在一種嶄新的氣氛中。數片荷葉看得觀者入神,荷葉在枯葦弱蓼中擁有了另一種純潔的性靈輝芒,凝神聽之,似有船家清麗的女子在低訴,而我們的觀賞熱情也在周午生清淡的調子裡交織升騰。

周午生[3]在沒骨花卉作品裡,用心靈接納着美的空間,花觸動了畫家心靈的美感,畫家又將這美感投射在作品裡獻給觀者。

周午生從目光接觸的物象中發現了表層深處的內核之美,隨着認識的加深,薄薄紙張和五色已經承受不起表達所需,周午生只有最大限度地調動紙張和色彩的性能,才能使心中所悟有着一個完好的依附和最為深刻的表達,畫家每每靈光閃現,含蓄雋永中又多出一種人生感悟。從周午生的工筆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對古法的重視,亦如先賢惲南田對古人古法的重視:作畫須優入古人法度之中,縱橫恣肆,方能脫落時垢,洗髮新趣也。從周午生的工兼寫作品中,又不難發現他在古法之中的左右突圍和新意萌動,又能自成一格,開闢奇境、創發麗思的心理動能。而他的沒骨花鳥作品則在運筆設色的源流上得南田滋養甚多,但個人構思匠心的微妙則畢顯無遺。畫家的藝術創作靈感也在宇宙美跡中、在自然真宰中被發掘出來,象外之意表達無餘,盡脫縱橫之氣,而不刻意求工求似,淡然處,周午生的作品已與高逸之品的境界越來越近。

視頻

南北藝術公開課第1講——天津美術學院周午生畫花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