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秦《尚書》學研究——中華文史新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秦《尚書》學研究——中華文史新刊學史研究在通論性方面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但對斷代《尚書》學史研究至今還未全面展開,本書是作者在這一領域進行的深入研探。周秦時期是整部《尚書》學史的源頭時期,所存史料零散而且長期以來多存在真偽之辨,作者首先對出土文獻、傳世文獻中涉及《尚書》的史料進行了充分挖掘與比較,並堅持論從史出的原則,不囿於成說,不妄下結論,許多見解深刻獨到。其次作者從編纂學、詮釋學、文藝學等不同視角對《尚書》學在周秦時期的流變進行了系統建構,闡明了《尚書》對周秦社會的深度影響,揭示了《尚書》思想內容與晚周學術之間互為生髮的內在聯繫,達到了此問題研究的前沿水平。[1]

[]

目錄

序緒論 周秦《尚書》學研究論綱 一 斷代《尚書》學研究最好從源頭起步 二 文獻考辨是開展周秦《尚書》學研究的起點 三 《尚書》編纂資料來源問題研究 四 編纂學視域中的周秦《尚書》流變 五 周秦《尚書》學流變研究 六 詮釋學視域中的周秦《尚書》學研究 七 文學史視域中的周秦《尚書》學研究 八 周秦儒家《書》教文藝思想研究第一編 出土文獻視域中的周秦《尚書》學研究 第一章 周秦文獻中的「尚書」意旨新探 第一節 《尚書》始稱問題簡述 第二節 《墨子·明鬼下》稱說「尚書」考辨 第三節 帛書《易傳·要》稱說「尚書」考辨 第四節 馬融、鄭玄《尚書》始稱之說略探 第二章 出土文獻稱說《書》及其篇名現象考論 第一節 出工文獻稱說《書》考論 第二節 出土文獻稱說《書》之篇名現象考論 一 簡本《緇衣》稱說《書》篇名現象考論 二 《成之聞之》稱說《書》篇名現象考論 第三章 出土文獻引《書》考辨 第一節 出土文獻引《書》概說 第二節 簡本《緇衣》引《書》考述 第三節 郭店簡《成之聞之》引《書》考述第二編 傳世文獻與周秦《尚書》文本研究 第四章 傳世文獻引《書》與春秋《尚書》文本研究 第一節 《左傳》引《書》考辨 一 孔子之前引《書》考辨 二 孔子時代引《書》考辨 三 其它引《書》情況考辨 四 《左傳》與《書序》相關文獻略述 第二節 《左傳》引《書》概說 第三節 《國語》引《書》考辨 一 《周語》引《書》考辨 二 《晉語》引《書》考辨 三 《鄭語》引《書》考辨 四 《楚語》引《書》考辨 第四節 《國語》引《書》概說 第五章 孔子及其門弟子引《書》文本研究 第一節 孔子及其門弟子引《書》考辨 一 見於後世三種版本篇目者 二 僅見於鄭注古文、梅本古文篇目者 三 僅見於梅本古文篇目者 四 不見於後世版本篇目者 第二節 孔子及其門弟子引《書》概說 一 《左傳》所載孔子及其門弟子引《書》概說 二 《論語》所載孔子及其門弟子引《書》概說 三 《禮記》所載孔子及其門弟子引《書》概說 四 《孔叢子》所載孔子及其門弟子引《書》概說 五 《尚書大傳》所載孔子及其門弟子引《書》概說 六 《孔子家語》所載孔子及其門弟子引《書》概說 第六章 《墨子》引《書》與戰國初期《尚書》文本研究 第一節 《墨子》引《書》考辨 第二節 《墨子》引《書》概說 第七章 傳世文獻引《書》與戰國中晚期《尚書》文本研究 第一節 《孟子》引《書》考辨 一 見於三種版本篇目者 二 僅見於鄭注古文、梅本古文篇目者 三 僅見於梅本古文篇目者 四 不見於後世版本篇目者 五 《孟子》文本與《書序》 第二節 《荀子》引《書》考辨 一 見於三種版本篇目者 二 僅見於鄭注古文、梅本古文篇目者 三 僅見於梅本古文篇目者 四 不見於後世版本篇目者 第三節 《孟子》、《荀子》引《書》概說 一 《孟子》引《書》概說 二 《荀子》引《書》概說 三 《孟子》、《荀子》引《書》比較第三編 周秦《尚書》學流變研究 第八章 先孔時期的《書》學流變研究 第一節 《尚書》編纂資料來源考述 第二節 《書》以類存及其編纂資料稱謂考論 一 《書》以類存考論 二 《書》編纂資料稱謂考論 第三節 引《書》以贊治與順《書》以造士——早期《書》學致用性的兩個取向 一 引《書》以贊治傳統的形成 二順《書》以造士辯說 第九章 孔子及其門弟子的《尚書》學研究 第一節 孔子論《書》、釋《書》考述 第二節 孔子《書》學考論 一 孔子傳《書》之學再考辨 二 孔子《書》學觀的前後變化 第三節 孔門弟子與儒家《書》學的早期傳播 一 漆雕氏之儒與儒家《書》學的早期傳播 二 子張之儒與儒家《書》學的早期傳播 三 子夏之儒與儒家《書》學的早期傳播 四 子思之儒與儒家《書》學的早期傳播 五 魯籍弟子與儒家《書》學的早期傳播 第十章 墨子、孟子、荀子的《尚書》學研究 第一節 墨子《書》學考論 一 墨子傳《書》之學考述 二 墨子《書》學觀考論 第二節 孟子《書》學考論 一 孟子傳《書》之學考述 二 孟子《書》學觀考論 第三節 荀子《書》學考論 一 荀子傳《書》之學考述 二 荀子《書》學觀考論 第十一章 秦代《尚書》學研究 第一節 以《書》干政與焚《書》以愚黔首——兼談秦漢之際諸子《書》學對峙局面的新變 一 以《書》干政與秦專制體制之間的矛盾 二 焚《書》以愚黔首與禁《書》教以壓制輿論話語 第二節 存《書》以自用與藏《書》以自救——兼談漢代今、古文《書》經及《書》學的淵源 一 存《書》以自用與官方《尚書》學的新變 二 民間藏《書》以自救與齊、魯《書》學傳統的各自承傳第四編 詮釋視域中的周秦《尚書》學研究 第十二章 周秦《尚書》詮釋學研究 第一節 周秦《尚書》詮釋現象考辨 一 出土文獻詮釋《尚書》現象考辨 二 《左傳》、《國語》詮釋《尚書》現象考辨 三 孔子及其門弟子詮釋《尚書》現象考辨 四 孟子、荀子詮釋《尚書》現象考辨 五 其它諸子詮釋《尚書》現象考辨 第二節 周秦《尚書》詮釋現象概說 一 周秦《尚書》詮釋向度論 二 周秦《尚書》詮釋目的論 三 周秦《尚書》詮釋原則論 四 周秦《尚書》詮釋方法論 第十三章 文學史視域中的周秦《尚書》學研究 第一節 早期《書》篇在上古文學史中的主流地位 第二節 《尚書》在先秦文學發展史中的主流影響地位 一 《書》對先秦語錄體散文的影響 二 《書》對諸子政論文的影響 三 《書》對先秦歷史散文的影響 第三節 《尚書》在話語文學史中的地位問題 第十四章 周秦儒家《書》教文藝思想研究 第一節 儒家《書》教文藝思想考辨 一 《書》類文獻中的文藝思想 二 孔子及其門弟子的《書》教文藝思想 三 孟子的《書》教文藝思想 第二節 儒家《書》教文藝思想地位問題研究附錄 附表一:出土文獻引《書》、論《書》、釋《書》情況統計表 附表二:《左傳》引《書》、論《書》、釋《書》情況統計表 附表三:《國語》引《書》、論《書》、釋《書》情況統計表 附表四:《墨子》引《書》、論《書》、釋《書》情況統計表 附表五:《孟子》引《書》、論《書》、釋《書》情況統計表 附表六:《荀子》引《書》、論《書》、釋《書》情況統計表 附表七:孔子及其門弟子引《書》、論《書》、釋《書》情況統計表 附表八:先秦其它文獻引《書》、論《書》、釋《書》情況統計表 附表九:先秦文獻引《書》情況統計總表 附表十:先秦文獻論《書》、釋《書》情況統計總表參考文獻後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