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劉原父澄心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劉原父澄心紙》
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詞

《和劉原父澄心紙》是宋代詩人歐陽修的作品之一。

歐陽修曾對謝絳說:「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好好構思啊。」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和劉原父澄心紙

朝 代;宋代

類 別;詩人

作 者;歐陽修

詩詞原文

《和劉原父澄心紙》[1]

君不見曼卿子美真奇才,久已零落埋黃埃。

子美生窮死愈貴,殘章斷◇如瓊瑰。

曼卿醉題紅粉壁,壁粉已剝昏煙煤。

河傾崑崙勢曲折,雪壓太華高崔嵬。

自從二子相繼沒,山川氣象皆低摧。

君家雖有澄心紙,有敢下筆知識哉。

宣州詩翁餓欲死,黃鵠折翼鳴聲哀。

有時得飽好言語,似聽高唱傾金罍。

二子雖死此翁在,老手尚能工翦裁。

奈何不寄反示我,如棄正論求俳詼。

嗟我今衰不復昔,空能把卷闔且開。

百年干戈流戰血,一國歌舞今荒台。

當時百物盡精好,往往遺棄淪蒿萊。

君從何處得此紙,純堅瑩膩卷百枚。

官曹職事喜閒暇,台閣唱和相追陪。

文章自古世不之,間出安知無後來。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2]

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3]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4]

視頻

宋詞十家歐陽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