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寮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寮鎮,隸屬於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位於廉江市北部,東連石角鎮,東南鄰河唇鎮,西接塘蓬鎮,北與廣西博白縣接壤。區域面積為106.55平方千米(2018年)。

2019年,和寮鎮下轄和寮居委會及15個村委會:和寮村、長吉沖村、塘拱村、蕉林村、長嶺村、塘肚村、佳場村、欖排村、三下村、西埇村、六鳳村、朱埇村、橫江坡村、鳳飛村、下甶村。

2018年,和寮鎮生產總值(GDP)7.12億元,比2017年增長3.9%;工業生產總值1.3億元,比2017年增長6%;農業生產總值4.2億元,比2017年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比2017年增長1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8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億元,比2017年增長10%。 [1]

中文名: 和寮鎮

行政區劃代碼: 440881118000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

面 積: 106.55 km²(2018年)

下轄地區: 和寮居委會及15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 和竂鎮鎮府路5號

電話區號: 0759

郵政區碼: 52446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89 萬(58920人,2018年戶籍人口)

著名景點: 根竹嶂等

車牌代碼: 粵G

地區生產總值: 7.12 億元(2018年)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分屬第二區和第七區。

1953年,屬第十二區(塘蓬區)。

1958年,屬躍進公社。

1959年,屬塘蓬公社。

1961年3月,成立和寮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改為和寮區。

1987年3月,改為和寮鄉。

1988年6月,改為和寮鎮。

行政區劃

2019年,和寮鎮下轄和寮居委會及15個村委會:和寮村、長吉沖村、塘拱村、蕉林村、長嶺村、塘肚村、佳場村、欖排村、三下村、西埇村、六鳳村、朱埇村、橫江坡村、鳳飛村、下甶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和寮鎮位於廉江市北部,東連石角鎮,東南鄰河唇鎮,西接塘蓬鎮,北與廣西博白縣接壤。區域面積為106.55平方千米(2018年)。

地形地貌

和寮鎮地勢中部、西部較高,東部、南部、北部較低,屬丘陵地帶。

氣候

和寮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1600-1650毫米之間(1955年-1985年)。

自然資源

和寮鎮的土壤屬赤紅壤,有鐵、銅、鉛、鋅、鋁、銀、鉬、瓷土、滑石、水晶、雲母、花崗岩等礦產資源。同時有小(二)型水庫7座,山塘、水陂253宗,儲水量450多萬立方米;高低乾渠86千米;九洲江的一級支流武陵河發源於蘇茅坪村,自北向南穿過鎮境。2005年,全鎮有耕地面積1545.5公頃,其中水田面積909.2公頃,林地面積6372公頃。

人口

人口數據

2000年,和寮鎮有居民8010戶,總人口為31454人,其中男性17059人,女性14395人。

2005年,和寮鎮有居民9367戶,總人口為48996人,男女比例為112:100。

2010年,和寮鎮有家庭戶9710戶,集體戶8戶,總人口為33911人,其中男性17749人,女性16162人。

2017年,和寮鎮常住人口為34543人。

2018年,和寮鎮戶籍人口為58920人。

民族構成

2005年,和寮鎮有漢族、壯族、瑤族、回族、藏族、彝族、蒙古族、布依族、仫佬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水族、維吾爾族、苗族、滿族17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

姓氏構成

2005年,和寮鎮有吳姓、黃姓、潘姓、許姓、彭姓、李姓等姓氏。其中,吳姓人口、黃姓人口各占總人口的13%。

經濟

2005年,和寮鎮的種植業品種主要有水稻、番薯、木薯、芋頭、花生、黃豆、黑豆、芝麻、蔬菜、甘蔗、蠶桑、荔枝、龍眼、柑橙、香蕉、番石榴、地菠蘿、木菠蘿等,養殖業主要為養豬、牛、雞、鵝、鴨和淡水魚類。糧食種植面積2878.9公頃,總產量13996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944.3公頃,稻穀總產量10936噸;蔬菜種植面積598.4公頃,總產量8927噸;水果種植面積388.9公頃,總產量2195噸,其中荔枝種植面積164.2公頃,總產量286噸;龍眼種植面積52.4公頃,總產量206噸;林木面積6372公頃。全鎮有鉛鋅礦廠、木材加工廠等工業企業4家,工商個體戶390戶;有農貿市場和工貿市場各1個,牛圩1個;全年集市貿易成交額29320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36280萬元。全鎮生產總值9253萬元;工業總產值5836萬元,農業總產值89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54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6292萬元。

2015年,和寮鎮生產總值5.86億元,是2010年2.14億元的2.7倍;農業總產值3.71億元,是2010年2.53億元的1.5倍;工業總產值1.73億元,是2010年1.13億元的1.5倍;全鎮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8億元,是2010年0.9億元的1.9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6.4萬元,是2010年147萬元的1.4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億元,是2010年0.9億元的2倍;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00多萬元,是2010年46.2萬元的4.3倍;農民人均純收入3437元,是2010年2129元的1.6倍;全鎮居民儲蓄存款4.5億元,是2010年2.03億元的2.2倍。

2016年,和寮鎮生產總值6.64億元,比2015年增長9%;工業生產總值1.2億元,比2015年增長5%;農業生產總值4.31億元,比2015年增長7.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7億元,比2015年增長26.9%;農民人均純收入4085元,比2015年增長18.85%;全鎮居民存款餘額5.17億元,比2015年增長14.9%;鎮級公共財政收入244.0174萬元,同比增長18.21%。

2017年,和寮鎮生產總值6.8億元,比2016年增長5.6%;工業生產總值1.35億元,比2016年增長12.5%;農業生產總值3.96億元,比2016年增長3.1%;農民人均純收入5106元,比2016年增長2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7萬元,比2016年增長3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6億元,比2016年增長12.7%;全鎮居民存款餘額5.7億元,比2016年增長10.25%。

2018年,和寮鎮生產總值(GDP)7.12億元,比2017年增長3.9%;工業生產總值1.3億元,比2017年增長6%;農業生產總值4.2億元,比2017年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比2017年增長1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8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億元,比2017年增長10%。

風景名勝

根竹嶂

根竹嶂位於和寮鎮西北部,與廣西博白縣英橋鎮接壤,距和寮鎮政府約8千米,屬於雲開大山支脈,海拔210米,面積3000多畝。

地方特產

和寮炸子雞

和寮炸子雞是選用自然飼料家庭餵養的雞,採用純正花生油精炸而成。

野生紅蘑菇

野生紅蘑菇是一種生長於亞熱帶圓錐林地的菌類食品,形狀為傘形,頂部鮮紅色,其餘部分為淡紅色或淺白色,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可用於煲湯、煲粥、拌炒肉類。

黃欖

黃欖,又稱橄欖、白欖、青欖,其果實易保鮮、易加工和藥用價值高,可作水果生吃,亦可加工成菜。

園椎籽

園椎籽產於和寮天然園椎樹,每年夏天開花,秋季結籽,冬季成熟。

視頻

廉江市和寮鎮符竹山村--真武廟落成暨出閣鳳凰回娘家相聚聯歡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