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咸陽值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咸陽值雨》

作品名稱: 《咸陽值雨》

創作年代: 唐代詩人、詞人

文學體裁:詩、詞

作者:溫庭筠

《咸陽值雨》唐代詩人、詞人溫庭筠詩。

此詩寫於咸陽,但基於往日游洞庭湖的經歷。溫庭筠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春曾游洞庭湘中,有《次洞庭南》(今存佚句一聯),《咸陽值雨》當在其後作。[1]

詩詞正文

鑑賞

這是一首對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蕩,意象綿渺,別具特色。咸陽橋,又名便橋,在長安北門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古往今來,有多少悲歡離合、興廢存亡的歷史在這裡幕啟幕落。然而詩人此番雨中徜徉,卻意度閒適,並無愁眉鎖眼之態,筆墨染出,是一派清曠迷離的山水圖景。

首句入題。「咸陽橋」點地,「雨」點景,皆直陳景物,用語質樸。句末煉出一個「懸」字,便將一種雨腳綿延如簾箔之虛懸空際的質感,形象生動地傳出,健捷而有氣勢,令人神往。接下一句,詩人把觀察點從橋頭推向遠處的水面,從廣闊的空間來描寫這茫茫雨色。這是一種挺接密銜的手法。「萬點」言雨陣之密注。「空濛」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雲行雨施、水氣蒸薄的特殊氛圍,點出這場春雨所引起的周圍環境的色調變化來。用筆很像國畫家的暈染技法,淡墨抹出,便有無限清蔚的佳致。這種煙雨霏霏的景象類似江南水鄉的天氣,是詩人着力刻畫的意境,並因而逗出下文的聯翩浮想,為一篇轉換之關鍵。「釣船」是詩中實景,詩人用一個「隔」字,便把它推到迷濛的煙雨之外,若隱若現,似有似無,像是要溶化在設色清淡的畫面里一樣,有超於象外的遠致。

前兩句一起一承,圍繞眼前景物生髮,第三句縱筆遠揚,轉身虛際,出人意外地從咸陽的雨景,一下轉到了洞庭的春色。論地域,天遠地隔;論景致,晴雨不侔。實現這兩幅毫不相干的水天圖畫的聯結轉化的媒介,乃是存在於二者之間的某種共同點—即上面提到的煙水空濛的景色。這在渭水關中也許是難得一見的雨中奇觀,但在洞庭澤國,卻是一種常見的色調。詩人敏感地抓住這一點,發揮藝術的想象,利用「還似」二字作有力的兜轉,就把它們巧妙在聯到一起,描繪出一幅壯闊飛動、無比清奇的圖畫來。洞庭湖為海內巨浸,氣蒸波撼,吞天無際。在詩人看來,濕漉的曉雲好像是馱載着接天的水氣飄進了岳陽古城的上空。這是極其壯觀的景象。「將入」二字,可說是筆挾雲濤。

作者着意描寫巴陵湖畔的雲容水色,其目的在於用它來烘托咸陽的雨景,使它更為突出。這是一種藉助聯想,以虛間實,因賓見主的借形之法,將兩種似乎無關的景物,從空間上加以聯繫,構成了此詩在藝術上的特色。

作者簡介

溫庭筠[2](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

然恃才不羈,多犯忌諱,屢舉進士不第;又好譏刺權貴,取憎於時,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終生潦倒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客於江陵。溫庭筠,為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裔孫。《新唐書》雲:"彥博裔孫廷筠。"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生於太原。[3]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溫庭筠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段文昌出鎮淮南,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文昌調任荊南節度使,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溫庭筠朋友李遠登進士。溫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寄李員外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後,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今陝西西安)。

溫庭筠,為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裔孫。《新唐書》雲:"彥博裔孫廷筠。"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生於太原。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溫庭筠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段文昌出鎮淮南,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文昌調任荊南節度使,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溫庭筠朋友李遠登進士。溫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寄李員外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後,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今陝西西安)。

視頻

文人詞鼻祖溫庭筠

與詩書在一起 溫庭筠(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