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姆雷特·第一幕 第四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哈姆雷特·第一幕 第四景出自於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故事取材於12世紀的《丹麥史》,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17世紀之間英國 的社會生活,從宮廷到家庭、從軍士守衛到人民造反、從深閨到墓地、從劇場到比武場,廣闊的社會背景,構成主人公的典型環境。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着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1]

第四景:城牆一平台上

[哈姆雷特、赫瑞修、與馬賽洛入。]

哈:寒風刺骨,好冷!

赫:它咬得也真緊。

哈:現在是幾點了?

赫:還不到十二點。

馬:不對,鍾已經響過了。

赫:真的?我沒聽到。

已近靈魂出遊之時辰了。

[號聲從城堡中傳出,外加了兩聲轟然炮響。]

這是何事,殿下?

哈:國王正在飲酒做樂,歌舞狂歡。

當他把大盅的葡萄酒灌入喉嚨時,

鼓號就齊鳴,與他助興。

赫:這是習俗嗎?

哈:是的,這是。

不過,依我看來,雖然我也身為本地人,

這個習俗還是不去遵守較好,

因為這些酗酒狂歡只會引致外人對我們之恥笑;

他們污穢了我們的名譽,稱呼我們是酒鬼,是豬。

即使我們也有我們的輝煌成就,這些名號的確會令我們面上無光。

有些人也常得到同類的遭遇。

他們因天然之不幸,例如被遺傳得某些缺陷--這些不能怪他們,

因為他們不能挑選他們的父母--或因陰陽之錯差而失去理智,

或因他們的行為與眾不同,他們將永被世人排斥。

無論他們的內心是多麼的崇高純潔,

他們的名譽將永被此一瑕疵敗壞。

一小塊污點能抹殺一人之所有優點。

[鬼魂入]

赫:看!殿下,它來了!

哈:老天保佑我們!

{對鬼魂}

無論你是良魂或惡鬼,

你所帶來的是天堂之香馨或地獄之烈焰,

你的存意是惡毒或慈善,

你的形相令我要問你:

我要稱呼你為哈姆雷特,國王,父親,丹麥之皇,

啊,回答我,別讓我爆裂於無知。

告訴我,為何您那經過聖禮安葬之靈骨要破墳而出,

為何那沉重的大理石棺要敞其蓋而把您拋開,

為何已死之屍須全付武裝的返世,出沒於月光下,令夜晚恐怖,

也令活者困擾,無從思考其義?

告訴我們為什麼,為什麼?你要我們怎樣?

[鬼魂以手示意]

赫:它招手叫您過去.好像想單獨的與您談話。

馬:看,它有禮貌的招呼您過去,想帶您去遠方。

不過,您別跟它去。

赫:別去,千萬別去!

哈:它既無言,那我只好跟它去。

赫:不要去,殿下!

哈:有何可懼?

我早已把我的生命視得輕於鴻毛;

至於我的靈魂,它亦是個永恆之物,它又能把它怎樣?

它又對我招手了。我過去了。

赫:倘若它把您勾引至那汪洋大海或岸旁之峭壁邊緣時,

再顯露其恐怖原形,令您喪失理智或發狂,那怎麼辦?

殿下,請再三思!

就是平常從懸崖高處鳥瞰那滂渤大海,都會令人神志昏然,心萌異念,

何況是現在?

哈:它又招手了。

{對鬼魂}走呀,我跟你去。

馬:殿下,您別去!

哈:甩開你們的手!

赫:聽我們的,您別去!

哈:{爭脫阻擋}我的心靈在哭號,

我的混身血管已充滿了乃門獅子之勇氣(注1)。

它又喚我去了。讓我去,先生們。

我發誓,誰若阻擋我,我就使他也變成鬼!

走開!我說。{豁然拔出長劍}

{對鬼魂}走呀,我跟你去。

[鬼魂出,哈姆雷特隨後]

赫:他瘋了。

馬:我們跟過去,我們不能聽他的。

赫:我們追隨他,看有何事會發生。

馬:丹麥將有惡事發生。

赫:上帝自有安排。

馬:不行,我們跟過去!

[全人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譯者註:

(1).乃門獅:希臘神話中被赫酋力士所殺之猛獸。[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