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爾濱市香坊區五福養生公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哈爾濱市香坊區五福養生公寓 是一所敬老院

敬老院(geracomium)也稱安老院、養老院,是為老人提供住宿和日常起居照顧的地方,工作人員分為社工、護士醫生義工及助理員等,是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組織[1]

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主辦,接收靠福利救濟或低收入的老人[2]蘇聯的養老院,收養沒有法定贍養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養老院的全部費用由國家負擔,個人還可以按規定領取原來享受的養老金撫恤金的一部分。

機構介紹

哈爾濱市香坊區五福養生公寓是經民政部門審核批准的高檔民辦養老機構,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化工路39號,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

五福養生公寓本着「誠心、耐心、細心、暖心、愛心、貼心、溫馨」的服務理念,落實「為國家分憂、給老人造福、替兒女盡孝」的宗旨,針對自理、介助、介護及失能老人提供24小時專業家庭式護理服務,使老人住的開心,家人們放心。

五福養生公寓根據現代老年人養生、休閒、娛樂、學習、醫療、養老需要建設,分別設有單人間、夫妻間、雙人標間,所有房間設計舒適、溫馨,均安裝液晶數字電視、WiFi、對講呼叫器、獨立衛浴;走廊設有無障礙通道、安全監控系統、消防系統、安全扶手;公寓具有獨立的廚房和餐廳,為老人提供營養、安全、健康配餐飲食;每月由專業的健康機構為老人上門提供健康體檢,並為老人建立健康生活檔案。

五福養生公寓具有室內活動室和獨立的活動操場,室內活動室配備麻將機、棋牌桌、液晶電視、報紙、雜誌等健康讀物;獨立的活動操場種植了各種盆栽,花草、設有棋牌桌、健身器材、休閒座椅,為老人提供棋牌類活動、運動器械、書法、繪畫、唱歌、戲曲、趣味活動等。

中國養老

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五保戶」[3]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期,農業生產合作社對缺乏勞動能力、生活沒有依靠的鰥、寡、孤、獨者,實行保吃、保穿、保燒、保醫、保葬(兒童則為保教),簡稱「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對五保戶實行集中供養,在全國各地興辦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來,隨着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集體經濟的發展,敬老院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1988年,全國農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個縣(縣級市)在鄉鎮普遍辦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辦起了敬老院[4]

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許多地區還為優撫對象[5]的孤老興辦光榮院,吸收符合條件的對象入院。敬老院貫徹集體事業集體辦的原則,入院老人的生活費、醫療費喪葬費等的供給,均由集體承擔,統籌解決。

貧困地區的敬老院,集體組織供給有困難的,由國家給予補助[6]。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養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經常組織老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有的鄉鎮把敬老院辦成老年人的活動中心,為鄉、鎮社區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務

視頻

哈爾濱市香坊區五福養生公寓 相關視頻

敬老院專場視頻
社會實踐——探訪敬老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