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里·奈奎斯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哈里·奈奎斯特(英語:Harry Nyquist,瑞典語:Harry Theodor Nyqvist,1889年2月7日-1976年4月4日),瑞典裔美國物理學家,通訊理論的奠基者之一,基督教耶魯大學校友。

一些被公眾認為是聖人的人[1],可能從沒有得到任何教會認可。即使在天主教內,不同教區和不同主教團對不同聖人的敬禮也不一定相同。有些教團通常只敬禮本教團所認可的聖人;有些聖人則只在其家鄉受到敬禮。在東正教[2]中,於教區內去世的成員,一般會在所屬教區的禮儀中被曕仰。

簡介

奈奎斯特生於瑞典韋姆蘭省的尼爾斯比(Nilsby,即今希爾市)。他的父親是拉爾斯·強森·奈奎斯特(Lars Jonsson Nyqvist,1847年生),母親是卡特里娜·埃麗克斯多特爾(Katrina Eriksdotter,1857年生)。他的父母共有七個兒女:艾琳·特蕾西亞(Elin Teresia)、阿斯特麗德(Astrid)、賽爾瑪(Selma)、哈里·特奧多爾(Harry Theodor)、埃梅麗(Aemelie)、奧爾加·瑪麗亞(Olga Maria)與阿克塞爾(Axel)。

1907年,哈里移民至美國。1912年,他考進了北達科他大學,並分別於1914年及1915年獲學士及碩士學位。1917年,他獲得耶魯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他從1917年至1934年於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研發部任職,而那年研發部被改組成貝爾實驗室,他還繼續在貝爾實驗室任職,直到1954年退休。

奈奎斯特於1960年獲授IEEE榮譽獎章,獲獎理由為「對熱噪音、訊息傳輸及負回饋這三方面的量化理解上的基礎貢獻」。同年十月,獲富蘭克林學會授予Stuart Ballantine獎章,獲獎理由為「對通訊系統過往四十年的理論分析及實際發明的貢獻,尤其是在電報傳輸理論、導電體的熱噪音理論及回饋系統史上的貢獻」。他於1969年獲美國國家工程院創會者Simon Ramo獎章,獲獎理由為「嘉許他為工程學作出的許多基礎貢獻」。奈奎斯特在1979年與亨德里克·韋德·波德共同獲授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Rufus Oldenburger獎章。

奈奎斯特退休後在德克薩斯州的Pharr市居住,於1976年4月4日在哈靈根逝世。

作為貝爾實驗室的一名工程師,奈奎斯特在多方面作出過重要貢獻,包括熱噪音(「詹森-奈奎斯特噪音」)、反饋放大器的穩定性、電報學、傳真、電視及其他重要的通訊難題。與Herbert E. Ives一起,他們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開發了第一部傳真機,而這部機器在1924年被公開。他在1932年發表了一篇有關反饋放大器穩定性的經典論文 。現在奈奎斯特穩定判據是所有回饋控制理論教科書的必備材料。

他為判定傳輸訊息須用帶寬的理論研究,為後來克勞德·香農所作的進展(也就是訊息論)提供了基礎。尤是是,奈奎斯特判定了單位時間內電報頻道可承受的獨立脈衝數目,並發現這個數是帶寬的兩倍,並將其研究結果在其兩篇論文中發表,這兩篇論文分別是《論影響電報速度的某幾種因素》(1924年)及《論電報傳輸理論的某幾個課題》(1928年)。這條規則實際上是一項對偶,也就是所謂的奈奎斯特-香農採樣定理。

視頻

哈里·奈奎斯特 相關視頻

舊約縱覽公開課
16.2.22早靈修《舊約時代與新約時代》(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