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里•迪克特•懷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哈里•迪克特•懷特
圖片來自twgreatdaily

哈里•迪克特•懷特(Harry Dexter White 1892年|10月9日|1948年|8月16日)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通過與美國財政部長小亨利•摩根索的密切合作,他參與制定了美國二戰期間針對盟國的金融政策,後來被指控向蘇聯傳遞機密信息,美蘇曾一度是盟友,後來反目成仇。

他曾作為美國高級官員參與1944年建立戰後經濟秩序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他主導了此次會議,使得會議採用了他對戰後金融制度的設想,放棄了英國代表凱恩斯的設想。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懷特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總設計師。

懷特1948年被控為蘇聯間諜,他堅決否認。儘管他從未加入共產黨,根據聯邦調查局解密檔案中監聽和破解的蘇聯通訊信息——即維諾那計劃[1] ——可以斷定,他是蘇聯方面的線人。

財政部任職

1934年,在財政部供職的經濟學家雅各布•維納給懷特提供了一個財政部的職位,而他接受了。(1941年,維納從勞倫斯大學得到了一個榮譽學位,這所大學是懷特供職財政部之前教書的學校。))懷特自此在貨幣事務上的角色越發重要,並成為財政部長小亨利•摩根索的頭號顧問,特別是在關於同中國、日本、拉美和英國的國際財政事務方面。懷特崇拜蘇聯,歷史學家薩姆•坦能豪斯|Sam Tanenhaus就其為蘇聯充當間諜寫道:「懷特的性格中夾雜着目中無人的傲慢與膽怯的恐懼,他更樂意於提交貨幣政策方面的宏大備忘錄……而不是供比科夫(一名格魯烏特工)及其莫斯科上級選閱的有關財政部高層對話的平常報告。」

背景

哈里•迪克特•懷特1892年10月29日出生於馬賽諸塞州波士頓。他是立陶宛裔猶太移民夫婦約瑟夫•懷特和薩拉•馬琪盧斯基的第七個也是最小的孩子。這對夫婦是19世紀80年代定居到美國的。1917年他參加美國陸軍,一戰期間以中尉軍銜在法國服非戰鬥兵役。直到30歲時他才開始進入大學學習,首先在哥倫比亞大學,然後在斯坦福大學,在那裡他得到了第一個經濟學學位。哈佛大學出版社1933年出版了他的博士論文,題為1880年-1913年的法國國際賬戶。他的博士論文獲得了哈佛大學經濟學系每年頒發的大衛•A•威爾斯獎。在38歲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之後,他教了四年書,先是在哈佛,後來在威斯康辛州的勞倫斯大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