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守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守臨(1906年-1993年),又名唐醒,是倪柝聲的同工之一,1950年至1958年上海地方教會長老之一。1956年以後帶領一部分地方教會信徒參加三自愛國運動,並長期擔任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

天主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它產生於公元初年小亞細亞地區,創始人是被稱為天主之子的耶穌基督[1]。由於天主教是在羅馬教會的基礎發展起來的[2],故也稱為羅馬公教。世界信仰天主教的人數大概有12億左右。

簡介

1906年,唐守臨出生在蘇州的一個牧師家庭,1927年畢業於東吳大學,畢業後在東吳大學附屬第二中學(位於上海虹口崑山路,景林堂附近)等校執教。1931年脫離監理會,轉入地方教會(同他的學生江守道和周行義)。

後來,唐守臨經歷了屬靈的復興,在1936年5月間奉獻做全時間傳道人。先在上海福音書房任編輯。1936年起,他在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各教會參與事奉。在1930年代,興起了蘇州地方教會,在大鐧銀巷10號恢復了中斷近10年的南京地方教會的聚會。抗戰期間曾去長沙、重慶等地開展。1950年設立為上海地方教會的長老之一,兼任上海福音書房經理。參與編寫《詩歌》(增訂本及選本),並編著《聖經提要》。

1942年,他是參與革除倪柝聲的上海地方教會的11位同工、長老之一。(另外10位是杜忠臣、俞成華、許達微、張光榮、朱臣、江守道、張愚之、李淵如、張耆年、繆韻春)。此後去莫干山。1948年他們與倪柝聲恢復了交通。

1939年,唐守臨曾編譯考門夫人的靈修著作《荒漠甘泉》,由上海福音書房出版,至今廣為流傳。

唐守臨很有詩歌的恩賜。他寫的一些詩歌被選入地方教會使用的《詩歌》中,傳唱至今,其中一首在孹餅聚會中經常被信徒選唱:「咒詛他受,祝福我享,苦杯他飲,愛筵我嘗,如此恩愛舉世無雙,我的心哪,永誌不忘。」許多基督徒表示,他們從唐守臨所寫的詩歌得到幫助。

1952年倪柝聲失蹤被捕後,唐守臨、任鍾祥、張愚之三位長老代表上海教會和靈糧堂的周福慶、華美熙、徐天民、陸傳芳;烏魯木齊北路聚會所的楊紹唐等負責人,一同禱告交通,達成共識:在愛國的政治運動上與「三自」團結;但在發生干涉信仰與傳道自由和打擊信仰事件時就與「三自」鬥爭。這就是"又團結,又鬥爭″的雙軌路線。

1956年1月29日,上海教會一批主要負責人俞成華、張愚之、藍志一、汪佩真、李淵如等均被逮捕或隔離審查,打成反革命分子。在壓力之下,唐守臨、任鍾祥、左弗如代表上海教會再次革除倪柝聲,並重新參加三自組織,欲以此保住公開的聚會和南陽路145號聚會所。但到了1958年「獻堂獻廟」、聯合禮拜的運動中,被迫交出南陽路聚會所,到懷恩堂小房間維持聚會,此後再也沒能收回會所。此後,唐守臨在上海懷恩堂擔任靜安區聯合禮拜傳道,並且任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史料組編譯員。

1980年擔任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1982年,唐守臨擔任中國基督教聖詩委員會委員。1988年後,歷任中國基督教協會第二、三屆顧問。

1980年代初,唐守臨、周行義和一位弟兄[誰?]恢復上海地方教會的聚會。1985年1月,經批准得以在懷恩堂小房間內恢復擘餅聚會。

1983年4月,唐守臨和任鍾祥二人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締李常受召會在中國大陸的分支「呼喊派」的有關行動,為金陵協和神學院編寫函授教材《堅決抵李常受的異端邪說》。據認為這份教材的內容是根據美國被高等法院判定為誹謗的兩本書《神人》和《彎曲心思者》。

視頻

唐守臨 相關視頻

天主教歌曲: 愛在盛開(流暢)[標清版]
天主教電影:平民教宗方濟各預告片

參考文獻